第二十二章 泽友迎难驻大县 伸脚直踏农家门
第二十二章 泽友迎难驻大县 伸脚直踏农家门 (第3/3页)
岔子,让何书记白跑一趟。忙说:“我们刚进镇机关。你们吃午饭没有,要不要等何书记了,一起吃。”湛楚林用手蒙住手机,问一旁的何启照。何启照沉着脸说:“怎么能让任书记等我们呢!乱弹琴!”一会儿,对方传出话来说:“你们要慎重安排生活,不等我们。”在镇机关的食堂小房里,已经摆好满满一圆桌佳肴。这小房间是专门用于接待上级来客的,避免特殊餐与普通餐同在一个大厅里。贾Chun生先到食堂察看了一番,脸面显出轻松的表情,轻松代表着满意。任泽友等领导用镇机关早已准备好的新脸盆和毛巾洗了手脸,进入餐厅。贾Chun生要邀他们进小包房,徐维志忙说:“按标准伙食,就在大厅里吃份饭。”任泽友进一步说:“就吃份饭。”贾Chun生的脸上一阵火辣辣的,忙进伙房安排炊事员做份饭。炊事员反问道:“份饭怎么做?”伍为洲很肯定地说:“一人一份相同的菜,荤素搭配,饭敞吃么。”贾Chun生也说:“就这样。用你做好的菜一匀。”炊事员说:“有炒鳝丝,有红烧鸭,有蒸排骨……”贾Chun生急迫地问:“素菜呢?”炊事员说:“有藕梢,旱菜,还有……”贾Chun生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不要什么鸭子、排骨,快点,一人一份,还弄一份汤。”他知道,城里人吃饭,都是喜欢一点汤的。炊事员嘀咕,来了吃素的。
很快,贾Chun生再出伙房时是亲自端一盘一份的菜放到大厅的餐桌上,并过来邀请说:“条件不好,请领导们用餐。”任泽友见有人在窗口边的饭甑里添饭,他也就在餐桌上拿了小白瓷碗,自己去添饭。贾Chun生忙伸出手要替任泽友添饭,同时惊慌地说:“这怎么行!”任泽友认真地说:“不能把我们当客人待啦!”省里的客人们胃口很好,吃着农村的饭,一碗又一碗。吃完饭,又喝了几口西红柿蛋汤。伍为洲见任泽友饭毕,放下了筷子,忙递过毛巾来。任泽友擦了嘴唇和手。贾Chun生过来递烟,他摆手谢绝,并说:“按章办事,给基本伙食费。”章处长忙递给伍为洲25块钱,伍为洲难为情地说:“这……”贾Chun生说:“你收下吧。省领导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的。”他们在贾Chun生的邀请下,踱步来到办公楼的三楼小会议室,小坐休息,贾Chun生和伍为洲等人陪坐等候着。贾Chun生说:“任书记,要不要休息一会。我们机关里有客房,都很干净。”任泽友看了下手表说:“都快二点了。你把镇里的情况汇报一下,让你们班子的人都参加。”贾Chun生便起身,喊出伍为洲,安排他去通知人。正在这时,何启照他们风尘地到来了会议室。何启照热情地招呼说:“任书记,稀客呀!”稀客是大县人见面时的口语,而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的口语是:“吃饭了没有”。何启照来大县一年多把这句见面的客套语也学上了。任泽友仍坐着,说:“什么稀客,我离开大县才几天。上星期在省党代会上,我们都见过面的,不要那么客套了。”何启照一下尴尬起来,只好又说:“让您饿到这时才吃饭。”任泽友还是挺着他说:“老百姓的午饭,这时还没有吃吧。这叫随乡入俗嘛。”贾Chun生微笑了说:“何启照同志在向您学习,这时候也没有吃饭呢。”任泽友说:“这怎么行,阎王爷都不罚吃饭人,你们去吃饭。”何启照又解释说:“听说您在府场,我就赶过来,在府场没有见到您,我们迟了一步,就赶到镇机关来了。”任泽友语气很平中,话语很陡促地说:“你什么也别说,去吃饭。我听贾Chun生同志的汇报。”何启照只好惴惴不安地离去。[WWW.kanshu.com]
何启照他们在餐厅小包房里,津津乐道地香食着镇里为省委书记准备的一桌佳肴,三口当着两口的扒进嘴里,很快吃了午饭,再沉着脸来到会议室。悄然坐到对着任泽友的空位上,会议室里已快坐满了。龙场镇委书记贾Chun生正在声宏嗓大的汇报全镇的基本面貌和经济发展,农民赋税等情况。任泽友不时地插话询问,他涉身处地问:“如果推行税费改革,农民的负担还要减掉百分之二十。那么,你们对财政收支怎么平衡下来?你刚才说镇财政包袱1200多万,还有公益事业开支得50万,怎么算这个帐都算不过来。”贾Chun生很钦佩省委书记的记Xing,一下把这些算帐都盘算在了脑海。等他的问话说完,便回答说:“那还不只有勒紧裤带紧宿开支。县委县政府从前年,国务院和省委调查组来后,就提倡卧薪偿胆,厉行节约。取消了领导干部的手机费,拍卖机关小车,裁减行政人员。我觉得现在关键的是还要裁减行政人员。过去的一个区公所比现在的镇管的范围大一倍,也就10几个人,现在下面的一个责任片部有20多人。吃皇粮的人太多,农民养不起。”任泽友又问:“你们乡镇干部一年上头具体做哪些事情?”贾Chun生在心里琢磨了下,便说:“主要是计划生育,收粮收款,防汛抢险。要说最压头的是财政任务结帐。这是何书记多次在大会上强调的,有钱交钱,没钱走人,一次不行,二次再来,不准打人骂人。哦,后来改了,骂不还嘴,打不还手。哪有群众心甘情愿地把现花花的票子送到你手上的。”贾Chun生说着说着,放松了情绪,似乎不是在向省委书记汇报,而是在和同事们开讨论会似的。任泽友便拦住他的话,说:“收款故然是难,但是工作方法很重要。要给群众做过细的工作,使群众顺心。俗话不是说,一顺百为嘛。当然,也有个经济作基础的问题。减人减支是手段,增效谋发展是目的。你这个镇的行政干部的比例是过大,是要50个农民养活一个国家干部,谁养活得起。”何启照听着丝丝入扣,觉得任书记这次来大县,不是轰轰烈烈,而是一头扎进农户,也不是前次陪国家领导来,走马观花,视察视察而已,而是要深入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了。看来,大县是真正的引起了上面的重视,他心里阵阵紧缩起来,把任泽友的每句话都记在了笔记本上,铭刻在心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