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协调各方促发展 套牢外企作贡献

    第三十八章 协调各方促发展 套牢外企作贡献 (第3/3页)

的棉花收购执照的事,权利不在我们。在省里,省里已经下禁令,不得再办了。”朱思杰瞠着眼说:“你不说了。人家跑了大半年,你们都不努力,眼看收棉在急。到时候你们又查人家,说没资格,罚人家的款。没棉花怎么纺纱,人家把机器装在这里让它生锈不成。我不管你想什么办法,在一个星期内给我办一个。你们啦!前天的事解决了吧?”熊绍友回复说:“解决了。”朱思杰又说:“人家为一个执照的变更,到你们那里跑了六七趟,这不是要人的命吗?”接下来是林查邦发言。他说着说着,就喊门外坐着的南桥电管所长。电管所长探过头来,介绍说:“要接专线才能保证不停电。再说要增容也最好拉一条专线。我们预算了下,得30万块钱。”林查邦很圆滑地接过话说:“这事,宋县长怎么说怎么办。”宋德志是分管全县农村电网改造的县领导,项目资金全都掌握在他手中。朱思杰这次没有发火,而是轻巧地说:“好。这事由宋县长负责。”他似乎觉得话没说到位,又接着说:“人家有记录的,你们一个星期停了9次电。人家的员工怎么安排,工资怎么付,成本怎么降低,效益怎么提高。没有效益,人家的厂子还能办下去。我们都要抚心自问啊!要是你们的某个亲友在南桥办这么个厂,遇到了这么多难题,你们怎么想。”他说着说着,有些动情悲凄了,便停了说话。宋德志又说:“南桥进入街口的交通阻塞问题,你们自己解决。曾书记。麻纺厂下岗职工扯皮的事,和扩锭延租的事,景会长,你们和厂方一起做好工作。”他接着转向胡大鹏,问:“胡总,这样你看满意吧?”胡大鹏只是平静地说:“这样还可以。”罗杰知道,这下把科局长们压得够狠的了,便感慨地说:“这样,就可以么。部门都作了很大的利益让步。”宋德志又想起什么,便说:“还有劳动社保部门,今天没有通知来。这样,你们把养老保险在员工合同里载一条,保险金随同工资发放。这样就符合劳动法了么。具体怎么搞,不要我教了吧。”

    会议进行到该总结的时候了。宋德志拿出前年申联刚租赁麻纺厂时的一个会议纪要,说:“今天的会议,我们照例还要形成一个纪要。”他照着上次的纪要,一条一条念着,并要县政府办公室来的一名科长记下来,当他说到地方政府的一块规费这条时,胡大鹏忙插话说:“上次的8万元高了。这次只能按2万。”宋德志一下愣住了,这个胡总怎么和政府也较起劲来。忙解释说:“上次是一万二千锭,定8万。这次是二万锭,也是8万,按比例已经减下来了的。”刚才,县领导都在为外资老总“吃里扒外”说话,这下涉及到了县政府了,局长行长们都翘目以待,看几位领导的胸怀了。胡大鹏还是咬着说:“上次的规费实在是太高了,我们交不了的。”在场的人看来,这些外资老板都是有利而图才来的,都在心里有了共鸣,他们真能耐,一毛不拨的铁公鸡呀!当然,大县人自己抱怨办不了厂,即使想学着办也没有外企的保护环境和那么多优惠政策。朱思杰从众人的目光中似乎感觉到了某种氛围。一咬牙,下狠劲,忍痛割爱的果断说:“三万就三万,宋县长,就这样。”他又对胡大鹏不情愿还苦涩地说:“可以了吧!”胡大鹏的一切愿望都达到了,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便有点痴笑地说:“感谢县领导!”曾国超始终听着观颜察色着,一片热心肠变得酸甜苦辣起来,已觉不到是什么滋味了。朱思杰并没有和处方挣个输赢。尽管神情有点恹厌,然而还是站在大县经济发展的高度,抱着高屋建瓴的胸怀,气昂地说:“今天的协调会开得很成功!为我们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范例。人家千里迢迢舍家弃室来到大县,一投资就是几百上千万。人家冒了多大的风险,我们还有什么本位利益和部门利益不能舍弃的。我们就说申联的这次扩锭,可增加员工150多人。150多人一年的工资收入就是120多万。还有运输业、饮食业、电力、电信等等,好多方面的相关拉动。一个乡镇有了几个这样规模的企业,经济就活了。如果,我们大县有几家上千人的企业,有几家上市公司,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公安县仅上市公司一年提供的税收是7000万。7000万!得多少个体工商户,多少农民来交,还得多用多少财政税务干部来收。我过去管农业,现在管工业。你们很可能认为我过去说农业重要,现在说工业重要是吧。农业重要是从稳定的角度讲的,工业的重要是从发展的角度讲的。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就没有稳固的的经济基础。我不具体说了,会议形成的意见,刚才宋县长一条一条的都说了。”最后,宋德杰又征求罗杰、商昊岚、曾国超等人的意见,让他们分别讲了话。曾国超是南桥镇的书记兼开发区的主任,开发区是副县级的行政区,曾国超也是副县级,自然比科局长的行政级别高。

    宋德志竭力地主持协调会,会议形成的意见可以说是行政高压手段压出来的,还需要强有力的督办来落实。他有气无力地宣布散会,也许还记着和胡大鹏在会议上争辩8万与3万的事。大家纷纷起身,曾国超邀请说:“难得有机会接各位领导来南桥的,请大家在我们镇机关的食堂吃顿便饭。”宋德志这才记起忘记了说午餐的事,也对大家喊道:“曾书记的心情,我们大家要领啊!”曾国超几乎是伴着朱思杰出会议室,他今天算是看到了他的领导魄力。朱思杰随意地转过脸,很轻巧地说:“听田书记说有记者来过开发区。”曾国超忙回答:“是的。湖北日报的蔡记者。他说经常来我们大县。好象和田书记很熟的。”朱思杰边走边说:“田书记过去是办公室主任,和记者打交道的机会多。”他接着又问:“蔡记者看了,印象如何?”曾国超一听就明白他问话的意思,忙说:“也许是蔡记者对大县有感情,人好水也甜。尤其对开发区的建设有了现在的规模大加赞赏。并说今年底要来开发区专访的。”曾国超的回答很技巧,没有说是彭训奇不让报道。不让报道他朱思杰分管的工业,那不是引起县领导之间的矛盾。朱思思就叮嘱说:“那今年一定要让福盛水产竣工,申联扩锭到位。蔡记者再来时就有个看相了。”曾国超赞同说:“是的。照您的意见,这几个月我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区上。”朱思杰又进一步说:“当然我们也不是为了让记者好看。主要是让南桥尽快为全县创出样榜来。”他又转则了说:“不过,税改也不能出问题。出了问题,任书记那里不好交待。我们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好过的。”他们说着已经来到停车的场子。朱思杰问:“你有车么?”曾国超知道朱思杰开始注意到自己了,便回答说:“车在这里。您直接去镇机关。”他们分别钻进了小车,胡大鹏还在一旁摇摆着手。曾国超大声喊:“胡总,去镇机关。你还要给各位领导敬酒呢!”胡大鹏答应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