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拨出萝卜带出泥 责打不罚补实惠
第四十章 拨出萝卜带出泥 责打不罚补实惠 (第2/3页)
人一碰头,正合彭训奇的建议。他们精神百倍地回到上访人群中,俞瑞波首先和解昌尧交涉了几句,便大声说:“这样坐着不是个办法。我看大家选出5至7名代表,我们再具体扯扯。”有的人已经被冷战拉据要压抑得爆发了,俞瑞波这样一提,大多数人都呼应,喊:“行!”“可以!”没有表态的人也没有公然站出来反对。
7个代表们要肩负众的重托去三楼会议去了,大批的几百名上访者仍不肯离去,要等到代表座谈归来的信息。有人甚至还拉住代表叮嘱要如何如何的说。代表们一走,上访者就各成体系了。时间已经过了下3点,田隆生知道来了不少的臭老九,本想出屋去看看热闹,肖华却说:“谁见是非了有往里钻的!躲都来不及,别出去了。”自从他退到政协以来,她的荐言更坚硬了,有时就是命令似的。正这时,不巧政协办公室里来电话,说统战部有份文件要请他签批。田隆生正好趁机出门,他洋洋自得的稳步地走到县委办公室,那么多坐着站着的,没有和他打招呼的也没有向他诉说上访的,田隆生觉得格外的失落和悲哀,哪怕现在有人扯他的皮胸,他都会高兴的。他似乎看到了个熟人,便喊:“小王,你也来了。”被喊成小王的叫王勇,一副被暑期太阳烤糊似的脸像。他是石桥村小学的红卡老师。所谓红卡老师是被精减回家的由村里支付补助的老师,是与有编制留用的尚未转为公办老师的绿卡老师区别。小王陌生地瞪着一副官态的老者,没有应声,而是用目光询问着。小王也担心把自己当为首份子抓走。这时,有人喊了声:“田书记。”田隆生爽朗自豪地答应了,仿佛又找到那种倍受尊敬的人上人的感觉。王勇仿佛梦醒,气不打一处来。5年前,王勇在石桥中学代课,好不容易熬来了有个民转公的机会,让他下到石桥村小学就可转正了,谁知这是一个骗局。是县教委打招呼,将一个县师范毕业生苏娅娜安排到石桥中学,抵了王勇的名额,致使从事了8年代课老师转正的事拖延至今。王勇心难平,贸然找到县里的田隆生。他答应说:“有机会的,只要好好工作。”然而,当时王勇不知道是田隆生使的手脚,只是在上访前他不肯参加,解昌尧才告诉他是田隆生给县政府打招呼的真相。眼下农村税改在急,说不定有一天就会被减掉下岗的,带了农村的妻子去笆头镇上做小生意的。王勇一下记起了5年前的事,便站起身来!凶狠地说:“你就是那个田老机巴啦!”田隆生用浑厚嗓音说:“小王,你怎么这样没有教养。”俞瑞波赶过来说:“小王,你不能这样无理。”王勇瞪着凶光华露的眼,脖子一伸说:“是谁无理!是他缺德!收了红包玩了人家,抵了我的转正的指标。”田隆生也板着脸说:“瞎说!你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湛楚林也赶过来调解说:“田书记,您走。别和他一般见识。”田隆生被劝着离去。代表们回到了上访者中,由解昌尧作代表通报说:“大家听着。刘县长很重视今天的事,将在一个星期内作答复和处理。我们还是先回去。”有人说:“你们被人家俘虏了哦!”解昌尧瞥了那人一眼,又大声说:“既然大家选了我,请大家相信我。因为,马上是秋季开学了。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只得继续奉献了。考虑到开学费用的诘据,我们建议收费的清退,上次退了20%,这次也暂退20%,还有60%以后逐步退给学生。”刘启桂接着说:“老解刚才讲的,是结合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和每个人的实际讲的。县委、县政府一定会很快拿出意见的。请大家放心。”俞瑞波补充说:“大家放心。刘县长说话会算数的。如果不落实,你们再上访到中央,我们都不劝阻。你们回去吧,不早了。还有横沟、外洲的,都很远。”上访者中跟着有人吆喝着:“走哦!”有三五个先缓缓地挪动着脚步。这些人象文明挤车民工,依依地,断断续续地懒散。散闲在一边的上访者见大部分散去,就埋怨说:“问题都没有解决,怎么就走了。”也有人打破说:“走吧。刚才答复了,你没有听到。我再是不来了的,象乞丐,多丢人!”
解昌尧刚从座谈会中下来时,一眼就看到了王勇和田隆生纠葛的一幕。他自然不能出面,只是他当时也收了苏娅娜的礼品,才同意接受她到石桥的。散场时,解昌尧把笆头乡来的老师们挽到一起,去街上找了家标有“平价餐馆招牌的小馆,19个人围坐了两桌。每桌3个荤菜3个素菜的家常小炒,还喝了散装白酒,共花去185块钱,解昌尧一还价,店主只收了180元整。解昌尧趁着酒兴把王勇扯到一边说“你真想找田隆生出那口气?”王勇呶嘴说:“要是当初是你,你想不想!”解昌尧说:“怎么不想!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昨天,通知你,你还不肯来呢。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他田隆生退下来了。”王勇惊乎的说:“不是县委副书记了。”解昌尧喷着浓郁酒臭说:“他这个五毒俱全的家伙,还当得了县委副书记!难怪,你是怕报复转不成公办哟。”王勇默认着。解昌尧趁势说:“现在已经是这样了,你怕得罪转不成,不得罪也转不成。反正已经豁出去了。活人怎么能让尿闷死呢!”他咳了声,又继续说:“你知道吧,那些政府出台的收费文件,都是他田隆生亲自指示应允的。他得了教委好多万元的好处费呢。要搞倒他还不容易!”王勇疑惑地望着他,说:“还有这样深层的问题。”解昌尧老道地说:“现在这世界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绶无故的恨的。素材和证据,我可以给你提供,你也还可以去作些调查搜集。至少可以列出10大罪状来。拟好后直接到市里去上访,我可以陪你去。费用我来找老师们赞助。万一市里告不进,直接告到省到中央。”王勇的热血被掀腾起来,仿佛10年的怒火憋在肚里一下子要痛快发泄出来似的。王勇攒紧拳头说:“好,全仗解校长的运筹帷握。”解昌尧更自我陶醉地说:“你马上会成为享誉社会的与五毒俱全抗争的勇士了。”王勇笑陶陶地说:“那你解校长就是诸葛亮了。我争取做个关长云啦!”
老师聚众上访是大县上访事情中的最严重的一次,规模大,文化层次之高,仿佛看问题之尖锐,牵涉面之广。省政府驻大县农村税改督导组长敖东明知道了此事,又向有关方面进行了走访调查,觉得事情严重,既然大县是税改试点单位,每走一步都必须有一个脚印,都必须慎重。他除了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还拟写了长达10页的《大县教师上访引出的税改思考》的汇报材料。敖东明在尽责尽职地作了这些后,给田运成打了个电话,打招呼说:“田书记,省厅来电话要找回去一下。我明天就去了。”田运成没有问是什么事。他是搞过办公室主任。懂这个不问的规矩。很客气地说:“那照常让财政局安排个车送您去。”敖东明推辞说:“不了。我已经卖好了明早的车票。”田运成十分诚恳地说:“这怎么行!我来给谭芳打个电话。”敖东明坚持说:“不了,田书记。”越是敖东明这样固执,田运成越是不安心起来。他很清楚省里对大县的农村税改工作如何评价,关键是要看敖东明的汇报,不能怠慢了钦差大人呀!忙说:“敖处长,您批评我好了,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这个谭芳怎么就忙昏了头,有时一点鸡毛算皮的事他们都要用专车的。您一定要把车票退了。不然,彭书记要批评我的。”敖东明心想,是不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