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犁耙水响守金种 祈亲觅友慕诚信

    第二十二章 犁耙水响守金种 祈亲觅友慕诚信 (第2/3页)

—为笔(未必)。我去年就在北市街买的,早谷只几分田,中谷收了三万多斤,2亩6分的棉花收了6000多斤。”韩幺爹羡慕说:“要有你那么好的产量,我去年就得了。你知道,我去年气不过,在田里一把火把它们放了。所以,我今年对种籽要特别看重的。我们哥儿俩,你说句掏心窝的话,去年的种的是哪里种籽。”韩冬生想了想,不想带他的阴,都是穷泥腿子,何必呢。便说:“中谷是838,一亩田三斤,多少钱一斤记不着了,几块钱吧。棉种是荆杂180,一包八两,60块钱一包。去年,你的种籽可能不适应我们这里的气侯,加之遇上高温。”韩幺爹气馁说:“我去年是买的你这号种籽,偏偏象好看的姑娘不中用。真倒霉呀!冬生哥,你今年得帮帮我。”韩冬生说:“标签是一样,那挂羊头卖狗肉你又怎么知道。”韩幺爹猛然醒悟,我怎么没想到这点。他还是个要面子的人,内心输了面子上不认的.便转了话题说:“冬生哥,你现在没有负担了,去年又五谷丰登,这漏雨不遮荫的房子该改造一下了。”说到做房的事,谢宝姣过来插话说:“是的哟。年前翔宇回来了说了的,由他出钱,说不定今年上春就把这房给重做了。”韩幺爹笑说:“是的啰。耕种了就得有收获。培养得翔宇都赚大钱了,是该回报的。”韩冬生不以为然说:“唉,我们都是渡船老板,把他们度上坡了,我们的心愿就到了。谁还指望什么回报吧。”韩幺爹说:“你思想比我开化。我现在过穷日子、苦日子,吃冇荤腥的饭。将来我老了,是得靠住他们的。”他说着便起身,并说:“冬生哥,就这样说定了。等天睛了,我们一起去县里,说不定你媳妇有门路,还真能买到优良种籽。种了也放心,没白忙活。收了新米还送几斤她煮粥吃。”韩冬生丢了烟蒂,忙自己的事,并说:“再说。”韩幺爹道谢说:“嫂子,多谢了!”谢宝姣说:“再坐会,幺爹。这杯茶才喝了两口,不浪费了。”韩幺爹说:“不浪费。”便去端起杯,大口咕噜,喝得只剩下了茶叶。才又笑嘿嘿说:“这下真多谢了!”韩冬生的俩老也跟着笑了。

    天气说睛就睛,阳春的太阳格外暖和,晒得地上冒雾,路上的行人都要穿单衣了。韩幺爹敞开外衣胸襟,又兴致勃勃地来到韩冬生家。朗声喊:“冬生哥!”连喊几声没人应答,便改口连喊几声:“谢嫂!”谢宝姣从屋后边答应着,边穿堂上前来到大门口。说:“是幺爹呵!”又说:“有么事!”韩幺爹说:“冬生哥呢,前天和他约好的。今天天气好,正好上县去购种籽。我连早谷种都没有了。”谢宝姣责怪说:“哎哟,你把购种籽还当回事?难怪去年歉收的。他一大早起来,等了你好一会冇来,就去北市街了。这会儿恐怕要回转了。”韩幺爹一听,有种被人耍了的感觉,气得腮帮都鼓鼓的。横脸说:“谢嫂,怕我找你儿媳麻烦是吧,吃了他们一餐饭不成!”谢宝姣赔笑说:“不是的,幺爹。你冬生哥呢,是要一道购肥备着,怕要用肥时那帮黑心人趁机涨价抬价。哎,你的收成再好,卖不出好价,反而种籽化肥农药什么都涨,你又不白辛苦一年。那大包大包的肥怎么好从县里搬回,也不方使哪。”她又接着说:“翔宇虽不在家,我的友琼好着。她那里只要你幺爹去了,不说一餐饭,就是一年半载也不成问题的。”韩幺爹缓和了口气说:“你为什么不劝他,先到县里购种籽,回来了再到北市去购肥呢。”谢宝姣爽朗说:“你冬生哥说了的。你真要去县里的话,改日他再陪你去,不成问题的。”韩幺爹还是不甘心的,又问:“你儿媳他们往哪,有没有电话号码?”谢宝姣说:“他们有两个住处,一处是县委会,一处叫什么经管局。我也就去了一二次,方向都摸不到。男子出门口是路,去县里一问就能找着的。不必打电话,打电话又花钱。我也不知道她的电话,也从不给她打电话。反正你去是要见人的。”她哪里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他是想到了车站,在公用电话上给张友琼打个电话,好在车站等着她。谢宝姣说的办法让他无话可说。他最后说:“谢嫂,你带不带什么到侄媳去的。我去县里找她是去定了的。”谢宝姣瞥眼说:“你去吧,我没什么带的。你也不必带什么。”韩幺爹装痴说:“谢嫂,侄媳妇叫什么名字。”谢宝姣说:“叫张友琼,在水利局上班。”韩幺爹恍然说:“哦,过去县里张书记的女儿。”谢宝姣听着他“哦”的语气仿佛觉得有一种鄙视她家攀高攀富贵似的。她瞠了他一眼,便转身进屋,去屋后的菜地薅草去了。

    县城里那么多人,那么多车,没有裸露的土地,全都被高标号的水泥和彩板砖盖上了。韩幺爹在车上打算着。去年轮到他押西瓜去岳阳的那次,露过县城,留意了有好长一节街两边都是销售种籽,农药,化肥和农机具的门市部。当时他真想下来看看,可权力掌握在人家司机手里,你不能下了车,看了市场,自个搭车回去。还要自己掏车费,还怕司机做手脚,西瓜斤两出了问题谁负责。因而,从那时起,他就决心一定得来县城那些门店看看,长长见识。他想好了,尽量不打扰冬生哥的儿媳,自已先在那些门店看看,如看中相信的种籽,就作主购了回去,不找张友琼了。再说冬生哥的那些做法,和谢嫂的那几句话,够让人受的。他不说出来也搁在心里,唏泡不伤人气人啦!小客车不到一个小时就进城了,韩幺爹早早地起身,挤到车前去。恭和地对售票员说:“请车子到买种籽的地方停一下,我下去。”售票的也是个男人,就直望着他。他又说:“那地方我记不倒了。就那街两边都是卖种籽化肥的地方。”一旁的人插话说:“七根檀的农资市场啰。车子正好从那里拐弯的。”售票员这下明白了,他是来县里购农资的农民;马上要进入春耕大忙了,眼下正值备耕的时节。售票员朝司机喊:“七根檀有下的!”不一会,客车晃地停在了街边。售票员拉开门,热情说:“七根檀到了,要转去,就可在这里等。”韩幺爹答应着下车,随后也下来三四个人。他望了下他们,在心里说,你们都是搭我的光下车的。客车嚓地开走了,韩幺爹环顾繁闹街市,心境灿烂起来,眼前就是一家种籽门市部。门前趸着牌子,大量供应优质稻种,还写着一些种籽的名称。他走过去,店妇热情问:“大爷,购种籽?”他不作答,只管看那玻璃柜内陈列的,包装花哨的样品。又进来顾客了,店妇忙着去接待他们了。又听到那店妇向屋内喊:“睡死了,还不起来!人家要购稻种。”她男人是昨晚陪人打牌,快天亮上床睡觉的,也难怪他太阳老高了还不起床。他不知道今天老天爷突然朝阳映辉,会有生意上门的。韩幺爹看了这情形,就少了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