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百姓增收盼保障 土地变绿莫搁荒

    第四十八章百姓增收盼保障 土地变绿莫搁荒 (第2/3页)

从电视里看到的,还说要作一号文件下发。不仅是一个张冉村的喜事,更是农业大县的喜事,也是全国农民的喜事。自1978年的农村改革至今已经历26年风雨。针对改革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值此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受阻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许多纯农业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中央和国务院英明决策,下发了这第6个一号文件。给已经看到种田前途和曙光的农民又是一剂滋补汁。作为亲弟兄的张瑞金分别找到张作芳和冉小成的家里,要求承包更多的农田,并提出要村里把张瑞全租种的过去村林场的120亩转租给他。也许是他眼红哥哥,也许是他穷极了,想出了这种伤害自己兄长的事来。开始时支书和村长都一口回绝了。后来张瑞金竞和妻子张友倩双双接连缠绕支书和村长,还提出每亩高于原承包费的5块。这事就不得不提到村委会的议事日程上了。不说别的,一年也还增加600块钱的村收入,还可堵堵世人的嘴。

    晚上8点多,村支部和村委会在村小的村委办公室开会。一久不开会,办公室的电灯也不得亮了。张作芳让张河去小卖铺拿来灯泡换上也无济于事,查了开关和保险盒也查不出原因。也许是害人的老鼠咬断了哪个掩蔽地方。又要他去拿来蜡烛照明。村里在小卖铺不是买东西。而是拿东西,或挂帐欠着。烛光下的会议,就七名村干部参加,颇有些大革命年代的氛围。会议是张作芳主持,他开门见山说:“今天,我们就扯两个事。一是底湖湾的沟港疏挖。这事说了两年了,你们说今年搞不搞;二是林场的田,瑞金的两个人找了我几次。”冉小成插话:“唉,他们俩个真缠死人。我说,你哥的合同还没有到期。可怎么也跟他们说不清楚。他们老说是村里的土地,人人都有份。”等他停了,张作芳继续说:“不知还找没有找你们其他人。他要多五块钱承包,硬要戗他哥的行。你们说怎么搞,就这两个事,你们说说。”等他说完,冉小成反不说话了。张作芳就点名说:“会阳,你说看。”会阳姓彭,是村里的会计,包五、六两个组,底湖湾也是五、六两个组的田地。因为涉及到两上组,那条不到200米的沟港疏挖拖至今日。受影响的主要是六组,五组在上坎。天旱时六组的田得不到水,涝灾时六组田里的水无法排出。要排出了就影响到五组的田里。这条沟渠连着乡村的庆丰河,渍涝无法排到庆半河里去。五组里少数有田在底湖湾的农民死活不同意疏挖。虽然是少数,哪怕是个别人,就是过去的行政压力也难说通,现在的工作就更难做了。彭会阳要紧不慢的说:“底湖湾的沟港应该要疏通了。就是要把五组的几户工作做通。有一户出来阻止都搞不成。我上过几家的门分别做工作。他们说,要谁再提疏挖的事,就×娘的。如果村里决定了,能不能大家一齐上门做工作。要争取时间,年前把这条沟渠疏通。”张作芳批评说:“你这说了不跟没说一样。那第二件事呢?”彭会阳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