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纸质媒体悄然滞

    第九十四章 纸质媒体悄然滞 (第3/3页)

客户随意拿了,有几本还丢在他办公室的费纸堆里。

    他又拿起一本,弯月上的诗行。是市委宣传部那写稿的李毅推销来的。

    他没少写过我的报道,被李明收编进公司简册里。有些时髦语句我还是从他笔下剽学来的。

    它是散文之类的叙事抒情文章,夹杂有几篇散文诗。什么似花还似非花;洪湖拾零;春天的遐思等,也有报告文学。

    可没有我们康吉的

    “改制焕发青春”、

    “骏马驰骋市场”等。对了,记得他上次说过,下次再出一本,就把我们康吉编进去。

    我要当了省政协委员,那他更可大写特写;写一篇象徐迟的

    “哥德巴赫猜想”似的轰动报告文学。那时我马昌俊真是闻名遐迩,流芳百世了。

    不过,慧芬的病事,我得有个稳妥的动作,她是我辉煌人生中的一个瑕疵,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从反面炒作攻击诬蔑我,时下的社会千万双眼睛在盯注这类人群。

    李明又递过一本乡村探案,说是上次公安局某某推销来的吧,您在北京出差电话让我接受的。

    我记不清了,随口说,放到社会类。我想看现场直播的足球赛,就是下载不了,有些心急火燎的。

    他接着为难的说,上次,您不在家,张主任来找您了。我点开空间,转向他,问,哪个张主任?

    他说,工业局的。我嗯了下,因为改革工业局早名存实亡了。见他支吾的没有后话,又问,他来有么事?

    他蹙眉咧嘴的:还不推销书。我嘲讽:他也写书竖碑立传了。他说,不是的。

    是周局长的。闲着没事,写的荆江趣对。说是收集的民间有趣的对联,还有顺口溜之类的。

    我问,你怎么说?他耿直说,我说上次商务局一个退休老干部来推销一本歌词,马总是拒绝了的。

    康吉又不是歌剧院。小张奈着,说老局长现在又不在位了,马总会给面子的。

    只当接老局长吃了一餐饭。我向他解释,现在不是红炉公家的,怎么说也得等马总同意。

    台商拆资了,全归马总个人。等您回来再说呗。我笑了下,心想台商的事会渐渐过去,马昌俊完全能顶起康吉。

    小李也笑了,我说,你笑什么。他说,我看他象推销狗屎样的走了。我说,那也是周局长的一腔心血。

    再来,你就收了。要周局长散步时,逛到我们康吉来看看。李明如释全负的欣然答应了。

    清理起书本来,劲头更足了。我关了电脑,健步离开办公室。本文来自看書罓AA27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