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2)
第17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2) (第3/3页)
群臣为菊花践行;也许日本皇族对菊花情有独钟,族徽上也镌刻了菊花。
日本皇室的家徽是16花瓣的菊花,日本武士道的象征是刀;菊花与刀两者构成一幅大相径庭,但却意象相同的山水画。
菊与刀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相依为命,对于菊与刀意象的把握,即是对于日本民族心灵史的挖掘。
举起刀杀人或剖腹,放下刀赏菊或游冶如此截然不同的意境,不过是日本人民族性格的中的两个方面。
菊花与刀两种意象,内涵其实完全相同:菊花的凋谢,岂不就是刀的拔出看似矛盾,但刀拔出人死亡;那种瞬间的形态恰好照应了菊花的凋谢。
菊与刀向死而生,为死而生;菊本身就是死亡的化身,而刀无疑是通向死亡的桥梁。
刀成为了菊的工具,菊化为了刀的目的。
在菊花的隐喻中,刀和主人都是被动的,杀人是使命,被杀或自杀则是必然;而在刀的语法中,菊代表了不可知的前身和宿命的未来。
菊与刀的不可分离,菊与刀的相得益彰;使我们看到一个民族的本质,也看到一个民族的底色与基调。
小山镇魂腰间这把镶有菊花的武士战刀,是日本天皇赐亲自赐予的。
天皇陛下能亲自给小山镇魂赐刀,就说明小山镇魂的身份和地位不同凡响
没错,小山镇魂在大正天皇执政时就作为大日本帝国的情报人员潜伏到中国东北;仁丹胡子的广告画据说就是小山镇魂创作的。
那时候,小山镇魂是以垦荒者的身份,带着家眷来到东北的。
在东北长白山下,他的女儿小山智利竟然爱上一个中国小伙子郑老屁,是小山镇魂活活将两人拆散开来。
在小山镇魂和众多情报人员的努力下,日本关东军终于在1931年9月8号策划了震惊中外的事变,使日本军队堂而皇之侵占了中国东北大片土地,嘴上却老虎戴佛珠假慈悲,搞什么王道乐土,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军队占领东北后养精蓄锐,6年后有策划了卢沟桥事变。
小山镇魂在卢沟桥事变中可谓出尽风头,将自己苦心训练的狙击手投入战斗之中,给以大刀称雄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以致命打击。
29集团军大刀队一人能挡住10个鬼子的枪刺攻击,100人却挡不住小山镇魂的一个狙击手。
这种冷兵器和火气的针锋相对,胜利者当然是后者,现代化战争让冷兵器走开,但积贫积弱的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武器还是离不开冷兵器。
小山镇魂的狙击枪队在日本鬼子占领华北的战斗中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天皇陛下才特意将一把镌刻有菊花的武士战刀赐予小山镇魂。
天皇赐刀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值得小山镇魂骄傲的,是他被大日本皇军中国派遣军陆军总参谋长板桥征四郎所亲睐。
如果从目前的形势分析,小山镇魂取代华北屯驻军总指挥小牧多系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然而小山镇魂似乎已经等不及,他想在明天的亲民活动中,让关锦璘杀死小牧多系;自己堂而皇之地直接上位。
在中岛一郎未被押往杜门河边处死之前,小山镇魂曾经打算让他率领宪兵在亲民现场和关锦璘厮杀,自己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
但小山镇魂最后改变了主意,他认为中岛一郎能在自己的宪兵司令部内容忍支那人的卧底存在,在和关锦璘厮杀中弄不好就会反水。
如果中岛一郎临阵反水,那么小山镇魂就会引火烧身。
小山镇魂不能容忍中岛一郎对自己咄咄逼人的气势,更不能容忍在杜门这个他做主的地方有不同声音存在。
因之,小山镇魂在心中说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斩草不除根来年会丛生”
最后,小山镇魂下定决心处死中岛一郎;而相信关锦璘一定会在亲民现场击毙小牧多系。
小山镇魂早就断定,关锦璘之所以要化装成大日本皇军海军第28舰队中将司令官中川弘扬将军,目的就是杀死小牧多系。
因为小牧多系是大日本皇军华北前线总指挥,曾经给华北前线的中队以重创。
用关锦璘的手杀死小牧多系,这种借刀杀人的手段更为高明。
就在小山镇魂心旌摇动地想着小牧多系死亡后,自己主持的华北局势将是一片阳光时;西门狐三和新居天和两人回来了。
西门狐三和新居天和的样子很狼狈,小山镇魂不禁瞠目结舌:“你俩怎么会成这个样子”
小山镇魂说着,眼睛向后看去寻找西门狐二;可是那里还有西门狐二的身影
小山镇魂脸色大变,急不可耐地扬声吼道:“怎么不见西门狐二西门狐二哪里去了他咋没回来”
看书辋首发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