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知晓内情汤思贵(5)
第367章 知晓内情汤思贵(5) (第3/3页)
评价。
真是爱屋及乌,田凤至对汤思贵的歌声佩服加倍的同时,竟然不承认汤思贵是一路讨饭而来的乞丐,还说从国统区过来的人大都装扮成这样的形象。
汤思贵按捺不住,便就惊诧不已地问了一声:“田妹妹,不知这里的红色属区是哪位高人创建的?”
田凤至听汤思贵这么来问,不禁一怔,随即说道:“刘子丹、谢子长、习仲雄一大批革命先驱创建的!”
田凤至说着,便又唱起《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一首歌颂刘子丹的民歌:
鸡娃子的个叫来狗娃子咬
我那当红军的哥哥哟回来哟嗬了
山羊羊那个绵羊羊五花花儿羊
俺的红军哥哥跟了GCD
羊肚子的个手巾哟三道道的兰
俺的红军哥哥跟的是刘志丹
你当你那红军呀我劳的那动
咱二人的那一心一意闹革的那命
……
田凤至唱得情忠义切,从田凤至的歌唱中,不难看出她对红色根据地的钟情和热爱。
从田凤至的歌声中,汤思贵能体味和想象到红色根据地的和谐与美好。
汤思贵想更进一步探探田凤至的口实,便就呵呵笑道:“田妹妹,陕北这地儿可是荒寒枯凋啊;怎么能建立起红红火火的根据地!”
田凤至见汤思贵问得真切,还是咯咯咯啼笑着:“陕北是个不毛之地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可田凤至是江南姑娘却被吸引来了,汤哥哥就不想想其中的道理吗?”
田凤至在褒奖着红色根据地的同时不误骄傲地讲:“红色根据地能吸引住田凤至这样的南京姑娘,那就说明自身的魅力无穷,是华夏民族日后的希望!”
田凤至振振精神更加激动地讲:“陕北这地儿在富有米粮川之称的关中人心目中一直是个荒寒之地,陕北穷是不争的事实;可陕北此前却并不是这样的枯凋和贫穷,不知从哪年哪月那个朝代开始贫穷的似乎也没有几个考察过;问题是红色根据地正在改造着这样的贫穷;汤哥哥您要是进到根据地里面,便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了!”
汤思贵被田凤至的话语所感染,毕恭毕敬向她打躬作揖道:“田妹妹您讲得有道理,汤某人洗耳恭听!”
田凤至见汤思贵滑稽,讪笑一声道:“陕北是贫瘠荒寒的地方,可是正是由于贫瘠和荒寒,才历练出一代又一代的民族精英!从另一个层面讲越是贫穷荒寒的地方,老百姓越容易揭竿而起;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田妹妹说得对!”汤思贵接上田凤至的话头:“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就是实例,李自成是真正的民族精英;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建立起大顺政权,李自成也就做了几天皇帝!”
“是呀,李自成是大顺朝的皇帝呀!”田凤至神情亢奋道:“可是中国历史却不做记载,编纂的史书都是什么23史、24史,将李自成这样叱咤风云的人物一笔抹杀!”
“还不是那些编书的在胡说八道吗?”汤思贵义愤填膺道:“田妹妹您是老师,不是也可以编书吗?但不能像那些老夫子,要实事求是地编写一本真正的中国历史留给子孙后代!”
汤思贵突然之间的大义凛然和脱凡出俗,让田凤至瞠目结舌;田凤至痴呆呆看着汤思贵惊诧不已道:“好一个汤哥哥,您不禁能唱歌,说出的话还有领袖的味道;历史知识也相当渊博,能对闯王李自成持这种观点的人现在并不多呀……”
本部来自看書辋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