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集资真相

    第九十七章 集资真相 (第2/3页)

以低廉的价格入股,无须焦宝城出钱;工厂建成后,前五年原料的价格和数量由政府签约保证。

    焦宝城见金仕铭诚意十足,正好自己每天在大山中跟矿砂打交道也已经厌烦了;而且,焦宝城感到矿井越挖越深,在长达几公里的矿井下开矿风险太高,万一井下发生事故,赔偿的金额很可能是天文数字,分分钟赔到自己破产!做矿老板压力太大,所以焦宝城产生想换环境的想法已经多时。

    于是,焦宝城没有一口拒绝金仕铭的要求,他答应老同学待自己深入了解情况后,再作决定。随后,焦宝城回到家乡,卖掉了自己的采矿生意,包括矿井、采矿设备、已采出来的矿砂和两辆运输矿砂的大卡车。

    焦宝城拿着卖掉采矿生意得来的二千多万元,来找金仕铭。就在这个时候,焦宝城刚刚卖掉的矿井附近,有一个矿老板的矿井挖到附近的水库下面,不小心打穿了水库底,水库的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灌满矿井,在井下工作的一百五十多名矿工根本逃无可逃,通通被淹死。

    事件惊动了中央,中央严令彻查事件,并且下令整顿个体矿老板的矿井。所有个体矿老板经营的矿井全部被查封,一律不准继续开采矿砂。焦宝城听到消息暗自庆幸自己有幸逃过一劫,同时,内心也感激老同学金仕铭。如果不是金仕铭邀请,焦宝城不会卖掉采矿生意,也就在劫难逃!

    焦宝城感觉老同学金仕铭是自己的幸运星,他带着感激的心情,到金仕铭的家乡投资。由金仕铭牵线搭桥,找好风水宝地,盖厂房,引进半自动食用油生产线,买进原料花生,样样顺风顺水。连工人也都是从金仕铭的家乡招的,不少工人还跟金仕铭有或近或远的亲戚关系。

    焦宝城的食用油生产基地从建厂房,引进生产线,到招工,培训工人都十分顺利。可是,工厂还没有投产,金仕铭升官,调到别的地区做地区副专员去了。新来的县长对前任县长签的合约并不打算兑现,对前任县长扶持的项目不会给予同样的照顾。焦宝城不得不花钱去打点新来的领导。

    生产线开始投产后,生产出来的花生油拿去有关部门检验,结果发现油里面的黄曲霉素超标好几倍。焦宝城不得不停产,从专门的研究机构请专家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到焦宝城的工厂能够生产出合格的花生油,他手里的钱已经花得差不多。

    焦宝城不得不把工厂抵押给银行,贷款来搞市场推广,销售自己生产的花生油。为了打开自己的市场,焦宝城在绿城租了办公室,建立自己的销售总部。可是三年营运下来,焦宝城发现,一年到头自己忙忙碌碌,其实都是在为银行打工!

    焦宝城不但没有从食用油生产中赚到钱,反而欠银行的债务越欠越多。焦宝城发现问题就出在向银行借钱。为了从银行借到钱,必须通过层层关系。等到贷款批下来,经层层盘剥,名义上是借一千万,拿到手的能有九百万就不错!还贷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