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后权压帝、必乱朝纲!

    第七十二章 后权压帝、必乱朝纲! (第2/3页)

一切罪过。”

    恩承一边说着、一边盯着旁边一直闭目养神的李鸿章看了许久,之后又继续说道:

    “恕下官直言,中堂大人今日之花虽然巧妙的保住了皇室的颜面,但却后患无穷——”

    李鸿章闻言、身子不禁打了个冷战,一下子睁开了眼睛,嘴唇微启、瞳孔急剧收缩、目光闪烁几下,却是硬生生的将吐到咽喉的话憋了回去。

    看到李鸿章欲言又止,恩承并没有感到多大的意外,他嘴角一撇,仍旧自顾自的说道:

    “想必中堂大人心中也是不甚明了,今日朝堂弁言,您可谓是大出风头、惹得太后凤颜大悦;但是如此下去,若是再无他人直言进谏,太后继续春秋大梦,那我大清国皇帝不知何日才能真正的亲政,恐怕大清国百年基业,就要断送在我们这一辈人手里啊!”

    “我本不想多说什么,但是为了大清国自己太祖太宗皇帝创立的祖宗基业,我却不能不说——古之有吕雉乱国、武媚篡权夺位之说,近又有母强子弱、后宫垂帘听政之流,后权压帝、必乱朝纲啊!”

    恩承说至痛处,不禁泣涕连下、丝毫不顾形象的捶胸顿足,一脸惨然。

    李鸿章同样为人所动,却是再一次的欲言又止、一语不发。

    之前,若是别人在李鸿章面前说这番话,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将他痛斥一顿,再奏明朝廷,判他个大逆不道、传播谣言之罪;但是此时的他却是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出人意料的保持了沉默。

    这并不是李鸿章软弱怕事,实在是不能下手;因为他心里清楚的明白,恩承所说,便是实情。

    西太后慈禧垂帘多年,一直把持朝政,诛杀异己,思想顽固落后,排斥新鲜事物,又生性多疑,和战不定,并无实际的执政能力,却始终不肯归政与光绪皇帝,这无疑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毕竟就如恩承所说,古往今来几乎都是后宫不得干政,一旦后权压帝、必乱朝纲!

    “唉!”

    李鸿章苦笑着摇了摇头,只是仰天长叹。精明如他,又何尝不知后宫把持朝政的弊端,但是他李鸿章虽然是朝中一把手,位居一品大员、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十数万淮军精锐;但却只是一介汉臣,在这个丧权辱国的历史阶段,除了左右逢源、当个裱糊匠、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以图心中无愧、安享晚年,或许就只能学习恩师曾国藩、来个急流勇退、隐居田园了。。。。。。

    想到这里,李鸿章不禁暗自神伤,对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