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恭王之怒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八十五章 恭王之怒 (第1/3页)

    一身报国有万死,两鬓向人无再青。【最新章节阅读.】

    ——题记

    第85章 恭王之怒

    大清帝国,首都京师,恭亲王府。

    恭亲王府历史悠久,大清国乾隆四十一年,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时称“和第”。有说法称、明弘治年间、大太监李广也曾经置第于此。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两千万两,相当于清政府半年的财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而宅子本身,则如愿归“爱豪宅不爱江山”的胞弟庆僖亲王永璘所有。与此同时,嫁予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

    咸丰元年,由于位高权重,资历深厚,当时的朝政第一把手恭亲王奕訢便理所应当的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

    想来恭亲王府和杨秉璋的京师杨府也算是同气连枝,一脉相承,同为乾隆帝时期的大贪官和珅所建,只是现今的主人不同罢了。

    时人诗云:“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

    就恭亲王府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园很注重风水,北京据说有两条龙脉,一是土龙,即故宫的龙脉;二是水龙,指后海和北海一线,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接线上,即龙脉上,因此风水非常的好。

    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风水学敛财的说法

    王府占地巨大,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

    大清帝国等级森严,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逾制的。

    。。。。。。

    此时已是深夜,冷风习习,明月高悬,外面一片黑暗,王府之中却依然是灯火通明,喧闹之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之景。

    在王府的会客大厅多福轩之中,密密麻麻全是人头,却是大多落在下位、在大厅的门口挤在一起,不敢逾越半步。

    “怎么样,人找到了吗???”

    不久,一个端坐在坐北朝南的主人之位的老者发话了,放眼望去,老者一袭便装,鹤发旧颜,阴沉着脸色,眉头紧紧地锁成了一个疙瘩,嘴角微微一撇,颇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老者虽然穿着一身及其简单的黑色便装,身上也没有什么显贵之物,却是高居上堂,左右没有一人,其他的一些或是身着官服、或是穿着满清八旗战袍的文臣武将却都无一例外屈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