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银两窘迫

    第一百零八章 银两窘迫 (第2/3页)

 “碰!”的一声,舱门又被杰克-曼尼狠狠的关上。

    萧逸不禁摇头苦笑,还好自己今天在杨用霖和叶祖珪二人的帮助下、说服了脾气倔强的杰克-曼尼,不然他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作为一名享誉天下、名满四海的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杰克-曼尼生命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一旦他在自己的舰上出了什么问题,恐怕无论是对自己个人的声誉,还是大清国和英国的国际关系,都将是近乎严酷的打击,因而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萧逸心中暗自想道。

    “对了,杨大哥,关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你先去找文案确认一下,看看有多少的经费空缺,然后多带几个官兵,尽量在保证食品、燃煤和饮水补给完成的情况下,力所能及的多购买一些;至于钱的事……”

    萧逸神色暗淡的长叹了一口气,中肯的说道:“我会尽量想办法的,毕竟……药品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好吧!”杨用霖不知怎么回答,看了看萧逸,见后者立即表现出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暂时松了一口气,旋即收起清单,向萧逸简单的拱了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呵呵!”寂静的舱室之中,空空荡荡,转眼之间、就只剩下了萧逸一个人。

    他强打起精神,表现出的胸有成竹,诚然给了杨用霖一些信心,但是事实是自己心里根本就是一团乱麻,千丝万缕纠缠在了一块,没有一点儿头绪。

    这要是在大清国还好,至少也是母国本土,自己再怎么说也可以向自己的义父李鸿章求救,想必以他对萧逸的宠爱,仅仅是钱的事情的话,是断然不会拒绝的。

    可是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他们身处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认识之人寥寥无几,以至于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就会让人倍感头疼,不知所措。

    而且,一千银两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在大清国,一品大员一年的俸禄、也就只有180两啊!

    想到这里,萧逸不禁想起了在那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看到过的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古装片,其中耗银如水的情况,一时感慨万千,陷入深深的回忆……

    对于古代银子到底价值几何,今人大多毫无概念,经常犯错误。很多电视剧尤其可笑,描写古人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出现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银票这些荒唐的情节,显示了创作人无知以及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

    甚至包括金庸这样的大师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

    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主要为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相当的高。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

    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