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海防筹议

    第一百十六章 海防筹议 (第2/3页)

  庚申以后,夷势駸駸内向,薄海冠带之伦,莫不发愤慷慨,争言驱逐。局外之訾议,既不悉局中之艰难;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

    自古用兵未有不知己知彼而能决胜者,若彼之所长己之所短尚未探讨明白,但欲逞意气於孤注之掷,岂非祖国事如儿戏耶

    臣虽愚闷,从事军中十余年,向不敢畏缩,自甘贻忧君父。惟洋务涉历颇久,闻见稍广,於彼己长短相形之处,知之较深。

    而环愿当世饷力人才实有未逮,又多拘於成法,牵於众议,虽欲振奋而末由。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想必这最后的结果,列位同僚也都一清二楚;没错,李鸿章李大人所说固然有理,但是未免有些偏激;因而太后与皇上在仔细斟酌利弊之后,决定采取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大人的议题,做出了海防与塞防并举的决策”

    “不过,李鸿章大人的一番心血并没有白费,也正是因为他的争取,朝廷才逐渐认识到了海防与海军的重要性。”

    “最后,朝廷发布圣旨,做出了每年从关税和厘金之中下拨四百万两银子的总经费,以北洋大臣李鸿章大人、和南洋大臣沈葆桢大人为总管,在南北洋个建立一支近代化海军的决策”

    “这,也就是我北洋海军的由来”

    “之后,左大人率领湘湖子弟收复新疆,西北边陲巩固;沈大人领衔福建船政水师,彻底粉碎东阳日本、蕞尔小国图谋我中华宝岛台湾的阴谋”

    萧逸一口气说完,已经是变得上气不接下气,显然这次的即兴演讲确实很耗费体力。

    一席话毕,码头上的众人皆是暗暗点头,因为他们虽然对这十年前发生的事情略有耳闻,也或多或少知道一点结果;但是对于如此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倒也不敢托大。

    因此萧逸刚刚说完,码头之上就已经响起了啧啧赞叹之声。

    萧逸此时并没有说话,他缓缓颔首,上扬的额头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