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空谈误国

    第一百二十章 空谈误国 (第2/3页)

南方返回,在夏季则出巡朝鲜、俄罗斯等北洋口岸。

    再加上不定期的前往烟台、天津、旅顺巡防、补给、维护保养,实则一年中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威海。面对这样的情况,倘若真的存在70余家妓院,其是否能够在刘公岛上经营存活都是问题。

    另一项重要证据是,日军占领威海和刘公岛后,曾对岛上、岸上居民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其中仅仅发现两三名暗娼。至于烟馆、赌馆,在刘公岛上根本没有任何发现。

    谬误二 军官普遍吸食鸦片

    历史上刘公岛并没有妓院、烟馆、赌馆林立的情景,但很多现代人还是根据北洋灭亡前夕,包括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等几名重要将领无一例外选择了服毒自尽的殉国方法,推论这些军官平时肯定吸食鸦片,进而得出北洋海军军律废弛,道德败坏的结论。

    实际上,在十九世纪末,鸦片除了是毒品外,还是军队中广泛运用的麻醉剂。

    海战中,对于伤手、伤足的官兵,往往需要采取截肢手术,此时就需要用到大量鸦片。

    根据北洋海军洋员戴乐尓回忆,刘公岛保卫战期间他在军医院中帮忙,就遇到了来医院要一些鸦片,以备自杀之用的军官。

    倘若刘公岛上处处是烟馆,倘若存在大连人吸食鸦片的情况,何至于还要到医院去求取鸦片。

    此外,这些将领之所以用鸦片自杀的手段其实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经验。在那个时代,能够想到的自杀办法,其实无外乎服毒、自刎、悬梁等方式。

    刘公岛保卫战时较易得到致死毒品是军医院的麻醉剂鸦片,且选择用鸦片自尽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传统的身体观,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杀时也会选择能够保全尸体的方法。

    倘若服鸦片自杀的人生前必定是烟瘾患者,那么按照这个逻辑,选择吞金、剖腹、悬梁、开枪自击等方式自尽者,生前又是怎样的瘾君子

    谬误三 军官不能上岸居住

    据北洋海军章程规定“总兵以下各官船居,不建衙署”,于是有人便将其理解为不允许海军军官长时间上岸居住。

    而据时人回忆,除邓世昌等个别军官外,大多数军官没有遵守这条规定,甚至于提督丁汝昌还在刘公岛上盖屋出租,由此可以看出北洋海军军律废弛,丁汝昌治军不严。事实果真如此吗

    清代实行官邸制,官员有专门的衙署,即俗称的衙门。这种衙门既是该官员处理公务的办公场所,同时前衙后署,还是这名官员及其家庭居住的官邸。

    北洋海军把总以上各级军官岗位272个,若按此前的官场传统,就得新设多达272个大小衙门,这无论对于刘公岛的面积而言,还是考虑到投资成本,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而北洋海军章程中所谓“总兵以下各官船居,不建衙署”的条款,其完整的意思是只允许提督在威海刘公岛上建设一处提督衙门或者公馆,其他大小军官不得单独建衙署。“各官船居”实则意指以舰船为办公场所,并非不得上岸居住的意思。

    谬误四 军舰载客赚钱,参与走私

    一些影视和文学作品曾有这样的描画,北洋海军借着军舰南来北往的机会,擅自招徕载客,以此牟利挣钱,可见腐化贪利之风在军中横行,也足以看到丁汝昌等军官疏于管理,军纪败坏。

    然而如果仔细去思考,这个说法里就有一个极大的问题。

    北洋海军的军舰不是班轮,纵然经常往返于北洋各口,但是航期不定,很多时候是临时派遣,那么乘船者如何来计算买票登船的日期和时间呢

    另外,近代军舰的机动力有限,世界各国无论商船军舰,在海港的时候通常不靠码头,而是直接停泊于海中,临时到来的北洋海军临时停泊于海中,不用说一般人难以知晓,就算知晓之后要雇用小船前往海中登上军舰也不是简单就能办到的事情。

    事实上,这种误传的本源是清代盛行的官员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