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好坏消息
第一百五十四章 好坏消息 (第3/3页)
洋生物博物馆附近长期驻扎,但在热病侵袭之下,日军纷纷病倒,总指挥西乡从道中将要求日本政府早日撤兵。
一开始清政府仍不以为意,但到了战争开始后,清廷在意识到事态严重。
因此于5月下旬派遣沈葆桢来台查看,办理台湾海防及对各国的外交事务。之后与日本大久保利通进行谈判,签订北京专约。
根据北京专约,日本方面要求清朝承认日本出兵是为了“保民义举”,这就等于承认琉球是日本的属地,中止了中国清朝与琉球间的藩属关系。
而清朝的主权行使范围包括全台,也在日本签下条约之后不再有争议。
虽然日本失败,但是仗着由美国撑腰,日本向清政府索赔50万两白银。
虽然对日本这样一个东瀛小国赔款十分有失大清帝国的体面,但是考虑到1840年以来大清帝国积贫积弱的实际情况,清政府最终选择了花钱消灾。
毕竟,一个和珅抄家就能抄出上千万两白银,50万两对于整个大清国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钱是赔了,但是被这样同属被西方列强打压的小兄弟欺负了的事实,还是在朝中激起了轩然大波。
由总理各国事物衙门牵头,群臣纷纷上奏,强调海防,引起了年轻的光绪帝高度重视,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海防战略的大讨论。
在此过程中,文华殿大学士、首辅、直隶总督李鸿章前瞻性地指出:日本近在肘腋,将永为中土之患
综合各方面意见,朝廷最后决定:分别成立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任命李鸿章为北洋通商事物大臣,总管北洋水师,任命沈保桢为南洋通商事务大臣,总管南洋水师。
这次战争虽然日本最后战胜了,获得了琉球作为国土和巨额的赔款,但是沈葆桢那蒸汽炮舰舰队耀武扬威的形象却在西乡从道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就是通过这次战争,日本逐渐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听闻那个宿命一般的对手遭受如此打击,所有的文武官员皆是喜形于色,难掩心中的激动和愉快。
激动过后,明治天皇回过神来,对着下位的井上馨继续说道:
“好事读完了,不是还有坏事吗井上君嘴里的坏消息,到底是什么”
“这”井上馨皱着眉头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僚,最后目光定格在睦仁身上,犹豫忸怩了好一阵子,方才吞吞吐吐的说道:
“根据我国驻德国公使发来的电文上看,支那政府与于1881年向德国订购的两艘七千吨级的铁甲舰“定远”和“镇远”,以及两千吨级的巡洋舰“济远”已经完工。本来恰逢支那与法兰西发生战争,德国以中立为由,延迟了三舰的交付日期”
“可是支那政府知道之后大为恼火,通过外交渠道连连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和交涉。最后,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亲自下命令,同意伏尔铿造船厂归还扣押的三艘中舰。”
“现在,这三艘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蒸汽铁甲战舰,已经踏上了回归支那的旅途”
本文来自看書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