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马江海战
第一百七十章 马江海战 (第2/3页)
,法国也没有胜利。
萧逸一边思考着自己从历史典籍、纪录片以及网站上看到过的关于中法战争中的种种,不由得心中遗憾,暗叹不已。
其实从本质上说,中法战争中国并不算失败。
至少在外人看来,可以和叫嚣为“世界第二”、不可一世的法国相抗衡,实质上已经是中国赢了。
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清国几乎从来没有打过这样一场战争
由于萧逸在现代的时候,大学学的就是海战指挥和舰艇操控专业,所以对于历史上所发生的各大著名海战及其前因后果,已经几近烂熟于心。
而他此时脑海之中所浮现的,也正是马尾海战
马江海战又称马尾海战、中法马江海战,是中法战争中的一场战役。
1884年清光绪十年,.p.库贝率舰6艘侵入福建马尾港,停泊于罗星塔附近,伺机攻击清军军舰。朝廷“彼若不动,我亦不发”,于是张佩纶、何如璋、穆图善等下令“无旨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尤斩”。
七月初三,法舰首先发起进攻,清军主要将领畏战,弃舰而逃,福建水师各舰群龙无首,仓惶应战,福建水师的舰只还没来得及起锚,被法舰的炮弹击沉两艘,重创多艘。
福建水师对法舰展开英勇还击,但是由于未作任何军事准备,加上装备落后、火力处于劣势。
海战不到30分钟,福建水师兵舰11艘扬武、济安、飞云、福星、福胜、建胜、振威、永保、琛航9舰被击毁,另有伏波、艺新两舰自沉以及运输船多艘沉没,官兵殉国760人,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战斗不到1个小时,福建水师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而法军仅5人死亡,15人受伤,军舰伤3艘,还摧毁了马尾造船厂和两岸炮台。
初九,法舰全部撤出闽江口。
马江海战惨败,激起国人极大愤慨,8月26日清政府被迫向法国宣战,中法战争正式宣告爆发。
1883年,法国以越南为基地侵略中国,引发中法战争。
有人说:李鸿章在中法战争取得局部胜利的时候,主张见好就收,理由是国家贫弱,要韬光养晦,否则后患无穷。
遭到朝中“清流派”的反对,在李鸿章签订了中法李福条约后对其发动弹劾,并且拒绝执行。
法国的条约没有得到实现,随即出兵台海胁迫清廷。
闽江下游,从福州东南乌龙江与南台江汇合处,至入海口的一段的俗称马江,又名马尾。
建有著名的马尾港,是福建船政舰队的基地。
四周群山环抱,港阔水深,可泊巨舰。马尾港距离省城福州仅百里,又是福建的重要屏障。
此外,洋务派创建近20年的中国最大的造船厂福州造船厂、最大的海军学校位于此港。
因此,马尾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从闽江口至马江,距离30余公里,沿岸形势险峻,炮台林立,仅马江附近就有炮台7座,并有部分克虏伯大炮,防御能力较强。
1884年7月12日,法国政府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7天内满足“撤军”、“赔款”等蛮横要求。
法国扬言,如果中国不接受法国提出的要求,法国便要占领福州的港口作为“担保品”。
7月14日闰五月下旬,在孤拔率领下,法舰以“游历”为名陆续进入马尾军港,钦差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1848―1903、闽浙总督何璟―1888、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1838―1891、福建巡抚张兆栋18211887和福州将军穆图善穆图善1886等,由于对国际法的无知,不知如何处理,竟任由法舰违犯国际惯例,驶入马尾,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