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水师惨败
第一百七十一章 水师惨败 (第3/3页)
驶至林浦搁浅。
“永保”和“琛航”两艘运输舰毫不示弱,开足马力撞击敌舰,相继被击沉,舰上官兵全部殉难。
法国“凯旋”号装甲巡洋舰罗星塔下游方向,船政的3艘炮舰“振威”、“飞云”和“济安”与3艘法舰对峙。
海战开始后,“振威”舰最快做出反应,立即发炮轰击附近的法舰“德斯丹”号。
“振威”管带许寿山,今砍断锚链应战,迅速反击,并冒着炮火登上望台指挥。与“振威”同泊的“飞云”、“济安”两舰,还没有来得及启锚就中炮起火,很快沉没。
法军集中3艘军舰的火力攻击顽强抵抗的“振威”舰。“振威”舰船身多处中弹,遭到重创,轮叶被击毁。
最后关头,“振威”号开足马力向法舰“德斯丹”号冲去,意欲同归于尽。
法舰“费勒斯”号急忙以侧舷炮拦击。“振威”舰锅炉中炮爆炸,船身开始下沉。许寿山仍继续指挥顽强奋战。
外国的目击者描述说:
“这位管驾具有独特的英雄气概,其高贵的抗战自在人的意料中;他留着一尊实弹的炮等待最后一著。当他被打得百孔千疮的船身最后额斜下沉时,他乃拉开引绳从不幸的振威发出嘶嘶而鸣仇深如海的炮弹”,重创敌舰长和两名法国士兵。
这位目击者惊叹,“这一事件在世界最古老的海军纪录上均无先例”。
32岁的许寿山与大副梁祖勋被敌舰机关炮击中,壮烈牺牲。
停泊在港内的中国旧式水师的帆船和炮船根本不是法舰的对手,“但见敌燃一炮,我沉一船”,很快被全部打沉。沿江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的火攻船也多数被毁。
江上激战持续了三十分钟,到下午2时25分,马江海战结束,中国海军将士阵亡700余人,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也在海战中被击伤,后死于台湾。
船政舰队覆灭后,当日夜间,沿江居民自发驾驶渔船、盐船用水雷等武器对法国舰队发起火攻,整个23日夜间,马江上下火光冲天,雷声、炮声不断。
该战役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不但主要船舰在该战役中被击毁,剩下的战舰也在日后法军追击下陆续被法舰击沉或被迫自沉,乃至于全军覆没,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海峡海权拱手让给法军。
而法方参战的中国海舰队在该年与东京湾舰队合并,东向攻打台湾,并在占领基隆夺取该地煤矿,作为封锁台湾海峡的动力来源。
这使得法军得以封锁台湾,占领澎湖,甚至北上威胁北京的清朝政府,迫使其与法国重起谈判。
中法战争后,有鉴于此战教训,清朝更重视沿海海防,自马江海战后,在马尾加强了防御;在闽江口,在琅岐岛建立金牌炮台,并在其对岸建造长门炮台;在闽江两岸之间还有天险南北龟岛,在两岛各设立了两门240大口径阿姆斯特朗岸防要塞炮,三门80格鲁申式速射炮。
斥资购买国外战舰,同时筹组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北洋水师。
另一方面,日本海军将官东乡平八郎于该战后不久参访法舰,并随舰队前往基隆、厦门等地考察战况。
有人认为,日后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伊东佑亨率领日本海军大败北洋水师的过程也受到法军的启发。
本书源自看书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