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镇南之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镇南之战 (第3/3页)
丁宝祯在1884年就拿不出供鲍军的十万两银,说“鲍超军需甚重,措办为难” ,在英国调停下,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patenotre在天津会谈,于6月9日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为结局。
中法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就是确认了1884年战局对中国不利时法国和越南之间签订的第二次顺化条约,其中否定了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改由法国全权管理越南。
法队移交台湾,中队撤出越南,从此越南脱离中国,成为法国属地。
6月11日,天津条约签订。
左宗棠对主和的李鸿章作出以下批评:
“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张梅认为镇南关大捷“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且双方刚停战张之洞上报“探报法添兵到,定二八之日分路复攻谅山”。
关于镇南关一谅山大捷的战果,,有清方奏报、法方记述、越南目击者的口碑资料可查考。
由于清朝统兵将领的派系不同,清方奏报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
一是广西巡抚潘鼎新通过李鸿章向清廷奏报的淮军系统;二是署广西提督苏元春和前福建布政使王德榜通过彭玉麟向清廷奏报的湘军系统;三是关外军务帮办冯子材通过张之洞向清廷奏报的粤军系统。
清方记载
潘鼎新、李鸿章奏报:
历时三昼夜的关前隘“ 一场恶战” , “ 毙匪千余擒斩数百, 并夺获枪炮干讲不计其数。”
苏元春、彭玉麟奏报,冯子材、张之洞奏报:“ 毙敌约数百。”
“ 初八日毙匪千余, 斩首数百。”
“ 夺获枪械、衣物甚黔。”
和家信: “ 凉山克复,系西报传来,伤其提仔,毙真法人五百余,专教民耳。”
“ 洋人自谓入中国以来,,未有如此次之大败者。西电言,法提督尼格里伤毙。”
“ 镇南关连日胜仗,又报十三日官军克复谅山,法人大挫,斩擒千有余人,伤者不计。”
法方记载
黎贡德加尔新记述:三月二十三日, “ 总共死4人、伤25 人,总数为29 人丧失了战斗力。”
“三月二十四日总共死70 人,其中军官7人。伤188人,其中军官6人。”
加尔新:“所有军官和士兵都被围住”
“ 在半点钟以后,仅第111队中主力,则已倒落四分之一, 或死或伤损失该数中之275人。”
越方记载
播歧记: “ 那年我在龙州,每天都见很多人担鬼头来领奖。” “ 大概一千个首级中有一百多个见真鬼头,一共解了三百多冷真鬼头到龙州示众。”
马朝展:“ 打仗刚停下来, 我就挑猪肉和豆腐到隘口去卖给军队,看见有两六堆老番头,好堆有几百个二。” 8
镇南关之战,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战果显赫的战役之一,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并显示出高超的用兵艺术。
他采取坚固防御阵地待敌,尔后转入反攻的作战方针,激励官兵奋勇杀敌,并采用主动出击、阵前伏击、近战歼敌、夜袭、包抄迂回、连续追击等灵活有效的战术,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毙伤敌军精锐近千人,缴获了大量枪炮和干粮,取得 了中法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越两民的斗志,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法战争的形势。
消息传至巴黎,导致茹费理内阁倒台。
本书首发于看书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