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老骥伏枥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百七十四章 老骥伏枥 (第1/3页)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风云阅读网.】
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历任广西、贵州提督。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中法战争时,已年近70,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
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
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
1818年8月17日,冯子材出生于广东钦州城外沙尾村。
年幼父母双亡,与祖母、兄长相依为命。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冯子材在灵山县境内被天地会刘八部劫持,与反清队伍结下冤仇。同年投奔团总黄汝谐,充当勇目,协助围剿当地农民起义军。
1851年咸丰元年,参加镇压粤桂边界的农民起义军,官至千总。后随广西提督向荣镇压太平军起义。
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军起义失败后,清廷大封“功臣”,冯子材也被赏穿黄马褂,封骑都尉世职。
1865年同治四年,奉命前往广东罗定、信宜剿灭当地反清队伍。两个月后,赴任广西提督。18年后,告病还乡,暂时结束了多年的提督生涯。
1883年光绪九年,十二月,法国挑起中法战争。因为官场而称病告退的冯子材构筑工事,再次出山,抗击法军。冯子材应两广总督张树声之邀督办广东高、雷、钦、廉四府团练,参加抗法战争
1885年光绪十一年,以68岁之躯,精心策划,亲身指挥,创造了震惊时世的镇南关谅山大捷。
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爆发,他又率军北援,立下赫赫战功。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中英片马争界交涉事起,冯子材奉命赴云南提督任。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调他入京统带京营。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年已86岁的冯子材会办广西军务兼顾广东钦廉防务。夏间行军,途中中暑,牵引旧伤,在南宁行辕辞世。
苦难童年
冯子材祖上世居广东省南海县沙头圩今属广州市,清朝乾隆年间,该圩遭受水灾,冯子材的祖父便迁到钦州城外沙尾村定居。
嘉庆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1818年8月17日,冯子材在这里降生。当时的钦州,隶属广东。
童年的冯子材,生活过得十分艰辛。
他4岁丧母,10岁丧父,与祖母、兄长相依为命,孤苦伶仃,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便辍学。
为了活命,小小的冯子材不得不随大人贩盐、做木工、捕鱼摸虾、护送牛帮,篱笆房被洪水冲垮后只好住进庙里,饥寒交迫,朝不保夕。
父母双亡后,舅父黎氏欲收养冯子材,被冯子材拒绝,祖孙日复一日地过着凄惨的生活。
冯子材15岁那年,祖母撒手人寰。
求生的**,驱使流浪街头的冯子材操刀使剑,练就一身好武艺。藉此拳脚功夫,冯子材为人放木排、做保镖,受尽凌辱。
加入清军
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反清运动风起云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31岁的冯子材与友人外出做生意,在灵山县境内被天地会刘八部劫持,遂与反清队伍结下冤仇。
从刘八军中脱逃后,冯子材投奔团总黄汝谐,充当勇目,协助黄围剿当地农民起义军,从此成为清朝的统治工具。
但是,黄汝谐贪功吞赏,冯子材绝望之余,率众改投廉州时属广东,治今合浦县廉州镇知府,在镇压天地会、围攻廉州的战斗中大显身手。
继之,冯子材奉调高州清剿凌十八义军,因作战勇敢,获八品顶戴,为其升迁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镇压天国
19世纪50年代初,冯子材在广西博白聚众起事。当时两广地区阶级矛盾尖锐,天地会起义此伏彼起。
咸丰元年1851年四月,树旗反清的广东天地会领袖刘八率部众万余人进攻博白,冯子材趁机投奔这支队伍。
5月,刘八进攻博白失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