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盈缩之期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百七十六章 盈缩之期 (第1/2页)而因为临阵脱逃,被朝廷革职的,就是潘鼎新,亦是淮军宿将。【全文字阅读.】
淮军,是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
因为兵员及将领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故称“淮军”。
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向上海进军,上海守备清军不能抵抗,外援英军未到,是时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总督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省军务,湘军驻安庆,上海地方官绅派代表向他求援。
曾国藩早有用湘军制度练两淮勇丁的计划,即命他的得力幕僚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
其后,淮军乘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美各军合作对抗太平军。
李鸿章早年曾与吕贤基一起办过团练,但治军不成,逃名远播。
后投奔在江西的曾国藩,做幕僚四年,遭到湖南籍将领的排挤,决心建军立业。
而后淮军的主要将领多来自于李鸿章早年办的团练队伍。
淮军成立时有六千五百人。
1862年4月5日5月29日,十三营淮军分七批耗官绅18万两租用麦李洋行轮船运兵抵上海后,又以外军的支援和上海海关税收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
至1864年,淮军先与英、法军和常胜军相配合,在上海附近对抗太平军,继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陷落后,1864年秋冬,淮军经过裁撤,尚存一百零四营,五万余人。
1865年至1868年间,作为清军主力,在曾国藩、李鸿章率领下,先后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直隶约今河北等地,与捻军作战。
捻军被镇压后,淮军担负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
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了国家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成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
淮军主要将领张树声、刘秉璋、刘铭传、周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