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冤屈提督

    第一百八十三章 冤屈提督 (第3/3页)

军机大臣也在推波助澜。

    七月二十六日,清廷明降谕旨:

    “海军提督丁汝昌即行革职”,七月二十七日,又有圣旨到,称丁汝昌“狡猾避敌”,对丁汝昌的攻击达到。

    七月二十九日,李鸿章递交复奏海军统将折,为丁汝昌辩护。

    因为对丁汝昌的指责大都属于捕风捉影,根本没有任何证据,光绪皇帝降旨:

    “丁汝昌暂免处分”。

    经历了如此一场风波,丁汝昌当时的心情可以想见。

    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八日,护送陆军赴朝后正准备返航的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遭遇,黄海海战爆发。

    战斗开始后不久,丁汝昌即被炮火所伤,但仍坚持坐在舰内的过道中鼓励士气。

    经过近5小时的鏖战,中日双方互有损伤。

    九月二十日,北洋舰队在旅顺完成修理返回威海,“镇远”舰入港时触礁受伤,使得本已元气大伤的北洋舰队雪上加霜。

    日军进攻旅顺时,丁汝昌被革去尚书衔,摘去顶戴。

    旅顺陷落后,丁汝昌又被革职,暂留本任。

    在威海布防上,丁汝昌对陆军的战力表示担心,建议做好炸毁陆路海岸炮台的准备,不料,又成为“通敌误国”的罪证,清廷下令将其交刑部治罪。

    在刘步蟾等将领的通电请愿,李鸿章的极力申辩下,清廷命令,待丁汝昌手头事务结束后,解送刑部。

    丁汝昌当时所处环境虽十分艰难,仍力图振作,召集诸将,筹商水陆战守事宜。

    十二月二十五日,日军在山东荣成登陆,三十日,即光绪二十年除夕,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递送劝降书,丁汝昌不为所动,决心死战到底,当日,对家人说:

    “吾身已许国”,并将劝降书上交李鸿章,以明心迹。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正月初五,日军进攻威海南帮炮台,丁汝昌率舰队从海上用火力支援炮台守军,发射排炮,击毙日军旅团长大寺安纯。

    由于众寡悬殊,威海陆路南北帮炮台相继失守,刘公岛遭海陆合围,成为孤岛。

    此后,日本海陆两军配合,并利用占领的陆路炮台,连日攻击北洋舰队,均被击退。

    正月十一日,日本鱼雷艇夜间偷袭,“定远”舰遭重创,丁汝昌移督旗于“镇远”舰。

    正月十三日,鱼雷艇管带王平策划鱼雷艇队集体逃亡,刘公岛形势进一步恶化。

    正月十五,日军舰艇40余艘排列威海南口外,势将冲入,日本陆军也用陆路炮台的火炮向港内猛轰。

    丁汝昌登“靖远”舰迎战,击伤两艘日本军舰,“靖远”中陆路炮台发射的炮弹受伤,丁汝昌欲与船同沉,被部下誓死救上小船。

    十七日,丁汝昌获悉陆路援军彻底无望,北洋舰队已被国家抛弃。

    当晚,服鸦片自杀,延至十八日晨7时辞世。

    丁汝昌死后,手下军官牛昶眪盗用他的名义,与日方签订了威海降约。

    2月17日,日军开进威海港,李鸿章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

    本文来自看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