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曹军战黄巾
第511章:曹军战黄巾 (第2/3页)
也力战而死,年仅四十一岁!
鲍信原是一方富豪,家世不错,在关东军团中,算是难得的有志之士,想当年曹操势单力薄,鲍信却鼓励曹操道:“缺乏智谋的人是无法脱颖而出的,即便目前很强,但总有一天会失败的,将来能拨乱反正的,我想只有你了,将军你可是上天所降大任的人啊!”
如此的知心朋友,却为了自己的大意和冒险行为而牺牲,曹操非常的痛心,他悬赏寻找鲍信的尸体不得,只好请人用木头刻了个鲍信的模样,涂上油彩,祭吊下葬。
祭吊之时,曹操哭得很伤心,士兵们都被感动得流了泪,大家看到曹操为了一个阵亡的将士竟然哭得这么伤心,心里无不十分感动,很自然的便在心理上和曹操贴得更紧了。
为了纪念鲍信,曹操决心非赢得这场战争不可,曹操集结了兖州所有的青年,只做了短暂的训练,便参与实际作战,为了弥补军队作战经验的不足,曹操全天候身着铠甲,亲自指挥战事,因此,全军士气旺盛,新的兵源增加了不少,加上刘岱及鲍信所遗留下来的兵士,曹军的战斗力量越来越强。
相反,黄巾党人组织松懈,缺乏军事常识,虽然人多势众,但经不起曹操马拉松式的穷追猛打,士气再而衰,三而竭,接连数十次的大会战,曹操几乎不让黄巾党人喘一口气。
曹操将所有军团全员出击采取主动,轮番作战,曹操军队机动性高,作战士气旺盛,几场漂亮的大会战下来,把数十万黄巾党人的战斗意志完全打垮了。
曹操一向同情民变,如果不是鲍信这事件,他也绝不会对黄巾党人如此的穷追猛打,因此等到黄巾党人连续受挫,势衰气竭,曹操也从激烈的情绪中慢慢冷静下来了。
曹操深知民变是政治问题,就不应该用军事武力来解决,屠杀!虽然能震慑于一时,但只要稍一放松,叛乱便会卷土重来,政治问题要用政治方法来处理,这才能有效,因此,当黄巾党人势力削弱时,曹操也展开了招抚的工作。
曹操甚至公开地向武装部队将领们表示:“这次任务能否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