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暗藏刀斧手,白帝城托孤惊险一幕转载

    刘备暗藏刀斧手,白帝城托孤惊险一幕转载 (第2/3页)

;原在荆州主掌行政的蒯家是诸葛大姐的婆家,掌握军权的蔡瑁是自己的妻舅;庞家是诸葛二姐的婆家。通过这些直接关系的转折,诸葛亮又和马家、习家等牵连上了关系。诸葛亮绝不是什么“躬耕南阳的布衣”,而是荆州派系关系网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棋子”。

    

    另外,诸葛亮是战后人才凋敝的蜀汉政权中声望、资历的最高者。刘备东征之前,庞统、法正、关羽、张飞、黄忠就已经先后亡故。东征失败,张南、冯习战死,马良遇害,黄权被迫投降魏国。同时,声望和资历甚高的司徒许靖、尚书令刘巴,以及骠骑将军凉州牧马超和刘备的妻舅、安汉将军糜竺相继去世。蜀国已经没有人可以在资历和名望上与时任丞相的诸葛亮相匹敌了。所以刘备面临的不是挑选谁为“辅命大臣”的问题,而是如何让这个人尽心辅助幼儿、延续政权的问题。正史的说法是刘备以情动人,他一方面告诫儿子对诸葛亮要“以父事之”,要像对父亲一样尊重诸葛亮,听从诸葛亮;另一方面,他又当众大大夸了诸葛亮一番(顺便贬低了老对手曹Cao的儿子一番),推心置腹地说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刘禅实在不成器,你就取而代之吧。“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感激涕零,更加忠心事主。

    [www.kansHu.com]

    刘备和诸葛亮两人的行为举止虽然如此,但其中大有可琢磨之处。

    

    第一,刘备在大庭广众之中这样评价诸葛亮,都要以皇位相赠了,作为丞相前来听取遗嘱的诸葛亮来说,除了固辞相让外,难道还有第二种选择吗?如果诸葛亮当众说,那我就看情况办吧,能辅则辅,不能辅就夺位,诸葛亮还如何获得“辅命大臣”的地位,甚至如何在今后的朝廷立足?刘备很可能早就“在帐中伏下刀斧手二百,只等举杯为号,一拥而上,乱刃分尸”。在这风动兵起的深夜,诸葛亮立即表演了一场涕泪横流的戏,“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如果刘备和诸葛亮两人真是鱼水情深,推心置腹,刘备就完全没有必要再当众与诸葛亮推来让去。

    

    第二,刘备料定诸葛亮的回答只能是惟一的,借诸葛亮的嘴约束他今后的执政行为。诸葛亮“鞠躬尽瘁”的誓言是当众发的,耳闻者数以百计。如果诸葛亮日后心怀篡逆或试图篡逆,立即就失去了道德优势。中国传统文人都重名声,尤以东汉为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