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三十六计计计赏析 (下)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三国时期三十六计计计赏析 (下) (第1/3页)三国时期三十六计[计计赏析](下)
美人计——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和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谨”。
刘琦病死,东吴立即派鲁肃出使刘备,以吊丧为名讨还荆州。在诸葛亮的运筹和安排下鲁肃此行的目的未达到,只讨回一张如同废纸般的文书。上面写了“暂借荆州,以后交付”的空话,鲁肃被逼无奈,还与刘备、诸葛亮三人一起在文书上画了押。周瑜对这一结果切齿顿足。正在这个时候,荆州方面传来刘备甘夫人去世的消息,周瑜一听,喜出望外。他立即设计了一个利用孙权之妹招赘并软禁刘备为人质,进而要挟诸葛亮等交还荆州的骗局。
当鲁肃带着周瑜这封信见到孙权以后,孙权立即批准了周瑜的计划,并指派吕范前往荆州提亲。刘备清楚周瑜的用心,面有难色。诸葛亮却稳Cao胜券,力劝刘备答应这门婚事。他充满自信地对刘备说:“周瑜虽然颇能用计,但他总难出我诸葛亮所料。只要我略施小计,管保令周瑜一筹莫展。我保证主公既得娇妻,荆州又万元一失。”建安十四年(209年)冬十月,在一切准备停当之后,诸葛亮特派大将赵云带领500军卒随刘备前往东吴结亲。出发之前,诸葛亮交给赵云3个装有妙计的锦囊,并让他贴身收藏好,又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
刘备一行到达东吴时,赵云拆视了第一个锦囊。于是他唤来500名兵卒,命令他们披红挂彩,到东吴都城南徐采买喜庆礼品和物件,逢人便说刘备入赘东吴的消息,弄得城中百姓人人皆知。孔明的锦囊妙计中还教刘备到东吴后首先拜访孙策、周瑜之妻“二乔”的父亲乔国老,刘备也按计而行。他牵羊担酒,往拜乔国老,叙说特来成亲之事。
乔国老得到这个消息后,便进宫向孙权的母亲吴国太道喜称贺。吴国太闻言大惊,一面派入去请孙权回话,一面派人到城中察看究竟。派出的人很快回来复命,说乔国老所言非虚,新人已在馆驿安歇,500名随行士卒也在城中购买猪羊果品,准备成亲。吴国太为此大吃一惊。等孙权到来时,吴国太气就不打一处来,她捶胸大哭。
孙权知道露了馅,只得如实道来。他说:“许婚乃周瑜之计。只是以招亲为名,赚来刘备,讨还荆州。若刘备不还荆州,就先除掉他。”国太一听,更加怒不可遏,她大骂周瑜说:“周瑜小子无计去取荆州,倒打起我女儿的主意,使出这美人计。如果真的杀了刘备,我女岂不成了望门寡,以后让她如何做人,怎的说亲?这岂不误了她的一生!”乔国者也从旁打边鼓,他说:“如用此计,即便是得到荆州,也会被天下人所耻笑。此事如何行得!”孙权被训得呆若木鸡,一时语塞。吴国太仍然怒气未消,还在不停地大骂周瑜。乔国老劝她说:“刘玄德乃汉朝皇室宗亲,倒不如顺水推舟,招他为婿,免得张扬出去丢丑。”孙权又不同意。正在孙权与乔国老争论不休的时候,国太又发下了话,她说:我明天要在甘露寺与刘备见面,亲自相亲。如不中意,任你们发落;如果中了我的意,我就作主将女儿嫁她。孙权奉行孝道,心里虽然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
乔国者又将孙权、吴国太要见的事情告诉了刘备,并教刘备好生留意。第二天,吴国太、孙权、乔国老等在甘露寺会见刘备。吴国太一见刘备就大喜过望,对乔国老说:“真吾婿也!”乔国老也说刘备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把刘备大大地夸奖了一番。这样,刘备与孙权之妹的婚事,就由国太作主当场敲定。
原来,孙坚的吴夫人生有四子,长子孙策,次子就是孙权。吴夫人之妹也嫁孙坚为次妻,孙坚次妻生有一子一女,其女名叫孙仁,也就是欲嫁刘备的孙权之妹。孙仁自幼尚好武事,常令侍婢击剑为乐。孙坚的吴夫人已经去世。甘露寺相亲的吴国太就是孙坚的次妻、吴夫人之妹。
刘备与孙仁成亲后,夫妻二人两情欢洽。孙权见弄假成真,又给周瑜去信问计。周瑜也真算得上智能之士,他很快又为孙权策划了盛筑宫室,多选美女,以此娱刘备之耳目,丧刘备之心志,并使刘备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各置一方,分头对付的计谋。这一招还真见效,刘备在孙权布置好的温柔乡里,被声色所迷,再也不提回荆州的事情了。
眼看到了年终,刘备仍无归荆州的意思。赵云急忙按诸葛亮原来的交待,拆视了第二个锦囊。尔后,他按计而行,急见刘备,并告诉刘备说:“今早孔明使人来报,曹Cao正起兵50万,杀奔荆州,请主公速回。”刘备闻讯即与孙夫人密商,安排了利用元旦到江边遥祭祖先的机会脱离东吴的计划。建安十五年(210年)正月元旦,刘备与孙夫人禀明国太,声称到江边祭祖,瞒着孙权等人,便踏上回荆州的艰难路程。当孙权得知刘备已经离去的消息后,立即命将追赶。后来,他仍放心不下,又派出第二批人马,并将自己所佩宝剑赐于部将,命令他们一旦追上,先斩刘备与其妹孙仁。原来周瑜对刘备也早有提防,他也派出将领统率3000人马在去荆州的路上驻扎拦截。这样一来,刘备的处境就十分险恶,前有周瑜部下的堵截,后有孙权派出的两批追兵。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赵云在拆视了第三个锦囊之后,就搬出了孙夫人,孙夫人以国太爱女、孙权之妹的特殊身份,好歹对付了第一批追兵和周瑜布置的队伍。最后,刘备等终于在诸葛亮的巧妙安排和接应下,化险为夷。正当刘备、诸葛亮等舍步登舟逆水而上的时候,又见周瑜亲自带领无数战船气势汹汹地追来。刘备等见状就弃船上岸,改乘车马前行。周瑜也穷追不舍,登岸继续追赶。当他追至黄州地界时,遭到了埋伏,关云长、黄忠、魏延等大将合力杀来,周瑜被打得大败。当周瑜下船逃命时,又听到岸上刘备的兵众齐声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至此,自作聪明、争胜好强的周瑜的“美人计”破灭。他羞愧恼怒至极,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评析]
《六韬·六伐》中说,对于直接用武力难于征服的敌国,应“辅以Yin乐,以广其忠,厚赂珠玉,娱以美人。卑辞委听,顺命而合。彼将不争,Jian节及定”。意为助长敌国君主的享乐行为,扩大他的荒Yin意趣。用大量的珠玉**他,用美女讨好他。这样他就忘记与我作斗争。施展美人计在世界通用,“英雄难过美人关”,随着时代的发展,美人计在外交、商战、公共关系、广告、情报等方面都得以广泛的应用。
利而诱之——丁斐牛马救曹Cao
这个计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
在曹洪被马超战败,丢失潼关之后,曹Cao率领后续部队赶至潼关关前。在曹Cao与马超的首次交锋中,曹军溃败。马超统领庞德、马岱等,直入曹军,要亲自捉拿曹Cao。马超的凌厉攻势,迫使曹Cao“割须弃袍”,狼狈而逃。在危急之时,幸好曹洪赶到,才好歹保住了曹Cao的Xing命。曹Cao逃回大营后,一面传令坚守寨栅,不许出战;一面谋画击败马超、韩遂的计划。他责令徐晃引精兵4000径袭潼关后路河西,他自己则督军渡过渭水。然后,两路夹击,一举消灭马、韩诸部。马超得知曹军的意图后,主张抢占渭河北岸,遏制曹兵渡河。韩遂则主张按兵法中“兵半渡可击”的战术,陈兵南岸,待到曹军渡至一半时,乘机猛攻。他认为,此举足以使曹Cao大军皆死于渭河之内。这样,马超就采纳了韩遂的建议。当曹军部分精兵渡至北岸,曹Cao亲自带领百余名护卫军将坐于南岸,观看大军渡河时,马超突然率军杀至,冲到离曹Cao仅有百步的地方。在曹Cao生死在眼前的危急关头,曹Cao的虎卫军骁将许褚,扶起曹Cao急奔河边。他挟起曹Cao一跃就跳上离岸边一丈多远的船上,撑船向河心划去,曹Cao趴在许褚的脚下,狼狈至极。马超赶到河边后,见曹船已到河心,就弯弓搭箭,命令将士沿河向曹船猛射,刹那问,矢如雨急,船上的驾舟和护卫士卒几十人都应弦而倒;许褚一边用左手举起马鞍遮住如飞蝗般的来箭,护卫着曹Cao;一边用双腿夹着船舵,以右手使篙撑船。曹Cao与许褚处在危险之中,正当他两拼命挣扎之时,射来的箭突然越来越少。于是,许褚乘机快速将船划至北岸,使曹Cao再次死里逃生。原来当时的渭南县令丁斐正在南山之上,他看到马超的追杀使曹Cao时刻都有生命之虞。于是,他打开寨门,将所有的牛马驱赶出来。一时间,满山遍野到处是牛马,西凉兵见状,都回过头来争抢牛马,无心追赶狂逃的曹Cao,曹Cao也因此化险为夷。曹Cao上岸后,对前来拜见问安的诸将大笑说:“我今天差点被这些毛贼所困!”他问是谁用“纵牛马以诱敌”的妙计救了他?有人告诉他说是渭南县令丁斐。丁斐入见时,曹Cao感激地说:“如果不是你的良谋,我就会被贼所擒俘。”于是,他立即提拔丁斐为典军校尉。
[评析]
丁斐的纵牛马以诱敌,实际就是以利诱之的谋略,利益会使人的目标改变,利欲熏心使许多人迷失方向。诱的方法有多种,但应当明确的是应该以小利获大利,否则得不偿失,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围魏救赵——孔明一纸救江东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
当曹Cao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但是,他又担心西凉州的镇东将军马腾,会乘机袭取空虚的许都。为此,曹Cao特派使者西去凉州,以朝廷的名义给马腾加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命令他随军讨伐孙权。于是,马腾带领次子马休、马铁及5000西凉兵卒应召来到许昌城下。不久,西凉兵被曹Cao消灭,马腾父子三人也惨遭杀害。此后,曹Cao自认为解除了后顾之忧,即时起兵30万,直扑江东。江东闻报之后,立即让鲁肃派使者西上荆州,向刘备求援。诸葛亮看罢江东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对刘备说:“既不用动江南之兵,也不用动荆州之兵,我自有妙计使曹Cao不敢进兵东南。”他让使者带回江东的信中说:“如果曹军南犯,刘皇叔自有退兵之策。”诸葛亮告诉刘备说:“曹Cao平生最担心的就是西凉之兵。现在曹Cao杀了马腾,马腾长子马超仍然统领着西凉之众,曹Cao的杀父之仇定使马超刻骨切齿。主公只要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这样一来,曹Cao岂能兵犯江东?”刘备闻言大喜,立即修书,派使者投送西凉的马超。
马超听说父亲和两个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声大哭,悲伦倒地。他咬牙切齿,痛骂曹贼。正在此时,刘备的使者持书赶到。马超拆书一看:刘备在信中除了大骂曹Cao之外,还回忆了昔日与马腾同受汉帝密诏、誓诛曹贼的往事和旧情。指出,现在曹Cao与马超又结下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深仇。他建议马超率西凉之兵以攻曹之右,他统荆、襄之众以遏曹之前。认为此举不但曹Cao可擒、Jian党可灭、大仇可报,而且汉室可以复兴。马超看罢,立即挥泪复信,打发使者先回,随后便点起西凉兵马。正准备进发时,西凉太守韩遂使人请马超相见。原来韩遂与马腾是结义兄弟,韩遂与马超以叔侄相称。韩遂告诉马超:曹Cao派人送来书信,以封西凉侯为诱饵,让韩遂擒拿马超。韩遂还向马超表示:既为叔侄,不忍加害,愿意与马超一起联军进击曹Cao,以报仇雪恨。韩遂杀掉曹Cao的使者,又征调手下8部兵马,合自己与马超共计10部,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长安。曹Cao得到关中警报以后,遂放弃南下攻击孙权的计划,专力对付关中的马超、韩遂之军。诸葛亮一封书信就轻而易举地制止了曹军的南下,救了孙权的大驾。
[评析]
此计名出自战国时期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古人云:“治兵如治水。”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一味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应采用分流的办法:或者打击其薄弱的部位,或者是绕到敌人的背后打击它。如此一来,敌人就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目标。这是一种转化敌我双方地位的迂回策略。“围魏救赵”之计的奥秘所在,是不要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致力于抓住对方的要害和薄弱环节,把强敌分散、调动开再打。也就是避高就下、避实击虚、避强攻弱、避锐击衰的战术。
混水摸鱼——庞德设计下长安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
马超、韩遂统率20万大军,直抵关中重地长安。长安郡守钟繇一面布军抵御,一面向曹Cao报警。当西凉兵先锋马岱率15000众抢先到达时,不到一个回合,钟繇就大败而逃,率众退保长安城。马超等遂指挥大军将长安团团围定。因为长安乃西汉旧都,城固壕深,易守难攻。所以,西凉兵虽经10余日攻战,仍未能破城。在这种情况下,马超的部将庞德分析说:“长安城中多是盐碱地,不仅水不堪饮用,城内亦缺少柴草。大军已围困了十余日,城内军民俱已缺水少柴,不如暂且退军。”他主张马超改变长围硬攻的打法,并献上取城之计。马超一听大喜,立即挥军撤退。对西凉之军的突然退去,钟繇担心有诈,他派人哨探,见马超大军果然已经远去,这才放心。他下令大开城门,准许被围10余日的军民出城打柴取水。一连5天,城门大开。人来人往,热闹非常。到第五天,马超大军复来,受惊的军民又蜂拥奔入城内。钟繇仍关闭城门,坚守不出。当夜,在钟繇之弟钟进把守的西门内,约摸三更时分,突然火起。钟进急忙救火时,猛听大喝一声:“庞德在此!”他在措手不及中,被庞德一刀杀死。接着,庞德打开城门,马超、韩遂等的兵马杀入城中。慌乱之中,钟繇弃城从东门逃走,马超、韩遂等遂轻取长安。庞德此计是根据城中极端缺水少柴的实情,以撤军的方式麻痹钟繇,然后杂于入城的军民之中,混入城内,从内部下手,内外结合,拿下长安城。在中国漫长而丰富的战争史上,在夺取城池的斗争中,这种计谋曾被多次而成功地使用过,其影响是十分广泛的。
[评析]
此计名出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混水摸鱼原指趁水混伸手把鱼捉住,后泛指乘混乱之机获得本不应该有的利益。这是一种扎中取胜的计谋。“混水”是运用此计的必要条件。大凡水混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本来是混的,我方抓住时机“乱而取之”;二是水本来是清的,我方事先把水搅混,然后再有所图。后者的难度较大,但应用十分广泛。因为施行此计可以轻易达到目的,代价也较小。
十面埋伏——孔明设伏擒张任
此计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
庞统被蜀将张任射杀,孔明闻听十分震惊,便亲自统兵前往四川。孔明派张飞先行。张飞所到之处,蜀兵望风归顺。张飞到达雒城后,见到了刘备。刘备、张飞几次与雒城守将张任交锋,各有胜败,但雒城依旧在张任手中。
正在这时,孔明率人马来到雒城,询问了雒城的情况。降将吴懿说:“守将张任,是蜀郡人,很有胆略,不可轻敌。”孔明决定先捉张任,然后攻取雒城。
在雒城东有一座桥叫“金雁桥”。孔明骑马到桥边绕河看了一遍。回到寨中,对黄忠、魏延说:“离金雁桥南五六里,两岸都是芦苇丛,可以埋伏。魏延带领1000枪手伏在左面,单戮马上的敌兵;黄忠率1000刀手伏在右边,单砍敌兵的坐骑。杀散了敌军,张任必定从东面小路逃走。张飞率1000人马,埋伏在这条路边,擒捉张任。”接着,又令赵云埋伏在金雁桥北:“等我诱引张任过桥后,你就把桥拆断,然后列兵在桥北,使张任不敢往北走,逼他向南撤退,进我们的埋伏圈。”调兵遣将完毕后,孔明亲自去诱敌。
张任得知孔明前来攻城,忙教张翼等人守城,自己与卓膺分别率领前队和后队,出城退敌。孔明带着一支不整不齐的队伍,过金雁桥与张任对阵。孔明乘坐四轮车,头戴纶巾,手摇羽扇。两边有100多骑兵簇拥着,远远地指着张任说:“曹Cao仗着百万军队,听到我的名声,吓得望风而逃。你是什么人,敢不投降?”
张任见孔明军伍不齐整,在马上冷笑道:“人说诸葛亮用兵如神,原来是有名无实。”说完,把枪一摆,率军一齐杀过来。孔明丢了四轮车,上马向桥后退走。张任从背后追赶过来,一直追过金雁桥。正在这时,只听一阵大喝,刘备从左边,严颜从右边,一齐冲杀过来。张任知道自己中计,急忙回军,却见金雁桥已被拆断。正想朝北退却,只见赵云率军隔岸摆开,于是不敢北去,直往南绕河逃走。
走了不到几里,到了芦苇丛杂的地方。魏延一军从芦苇丛中忽然出现,用长枪乱戳;黄忠一军伏在芦苇里,用长刀只剁马蹄。张任的骑军纷纷摔倒被俘。步兵见势不好,哪敢再来?张任只带着几十个骑兵往山路而退,正撞着等候在那里的张飞。张任正想夺路而逃,张飞大喊,一声,众军齐上,把张任活捉了。部将卓膺见张任中计,也早就投降了赵云。
张飞押着张任,来到刘备的帐中。孔明也在刘备身旁坐着。刘备对张任说:“蜀中的各位将领,纷纷望风而降,你为什么不早点投降呢?”张任怒目而视,叫喊说:“忠臣怎能事从两个主人呢?”刘备说:“你不识时务啊!投降即可避免一死。”张任说:“今日就是投降了,日后也会变节的。你快把我杀了吧!”刘备不忍杀他,张任破口大骂。孔明令人斩杀张任,保全他的名节。刘备感叹不已,让人收敛张任的尸首,葬在金雁桥旁,以表彰他的忠诚。
[评析]
设伏是军事上的一个常用的计谋。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伏击敌人的战例。设伏实际上是挖一个陷阱等着敌人来跳。孔明此计先是在熟悉地形的基础上,再以他本人聪慧的头脑,准确无误的算计,以及对兵法的熟谙,果断地采用了诱敌深入,切断退路,然后布置伏兵,请君入瓮的绝妙计策。
出其不意——甘宁百骑劫魏营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Cao。”
孙权应诸葛亮之约,出兵进攻曹Cao空虚的东部防线。合淝守将张辽向曹Cao告急,于是曹Cao尽撤西部大军,来救合淝,与孙权接战。
孙权为挫曹军锐气,决定趁其远道而来又立足未稳之际,率先进攻。部将凌统主动求战,于是带三千人奔向曹营。与曹军先锋大将张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