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情急

    夜半情急 (第2/3页)

    晚上,妈妈打开躺箱,也是那个深红色的,有半人多高,两米多长,一米多宽的实木箱子,因通常是横放在北墙边得名。

    拿出一个用旧报纸裹得严严实实的纸卷,打开。

    我们围上一看,上面用蓝的、绿的、红的颜色画着庙,飞檐雕樑,大门牌坊等奇奇怪怪的画图,上面如金字塔似的自上而下、左右两面写着人名,左面的是欧阳系列,右面则是欧阳某氏系列。

    妈妈告诉我们这叫“老宗”——学名宗谱。妈妈叫大哥站在北窗前的高桌子上把“老宗”恭恭敬敬地挂在每年都挂的那个钉子上。

    然后,大哥大姐在妈妈的带领下,在我们这些观众的关注下,摆上香炉,在香炉里装上高粱米。再摆上妈妈用两掺的馒头(即玉米面掺上些许白面做成的馒头,别人家都是纯白面的)上面用面做成叶子,花什么的。叶子上涂上染料的绿色,花涂上红色,现在人肯定不能吃那东西,谁知染料里含有什么对人体有害化学元素啊。用南瓜底把(瓜蒂)刻的印章,沾上珠砂在上面盖上红印。

    下面摆三个馒头,在上面再罗上一个。

    我们虽然很馋,但不太着急,妈妈说是给祖宗吃的,其实我观察多次了,人家从就没动过一下,过完年依然完好无损,这使我很是赞佩,很是感激。

    年后,这些本是祖宗享用的,一定悉数进入我们腹中。

    到了晚上,妈妈叫大哥大姐把五六根靠在院墙上的槐木杆子,横放在院子里。“跟腚虫”那时还吐词不清,直缠着我,问“皆(这)干横吗(什么)?”

    “小孩子别问,”我不告诉她,其实我也不知道,后来还是得到官方诠释——妈妈告诉我们:这叫拴马杆,神来了拴马用的。

    那怎么栓,这木杆子横过来人走都碍事,马不是更跘的慌吗。

    天将黑,妈妈拿出了灯笼,在灯笼底下的一个朝上的钉子上插上一根红蜡烛,点上,火苗在里面摇曳着,向征着新年开始。

    妈妈领着哥哥姐姐,那时是不允许我们一干人等随同的,不过有时我们也伺机尾随。

    来到东道边,妈妈在空旷处用树枝划了一个大圈,在里面放上黄裱纸,划火点上,随着火焰升起,妈妈口里念念有词:各位神仙,各位祖宗,今天欧阳予昆(我故去的父亲)家的请你们回家过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