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震四方
声震四方 (第2/3页)
下首就座。和皮爸爸对视一下,再环顾四个孩子一次。这好象是在发布一道开始就餐命令,六个人同时举起刀叉,开始就餐。
安谧肃静,有条不紊。
一切全是西餐方式。看到这一场面,好象已身处异域他国,令人不由肃然起敬。
午餐和晚餐杨胡莉没见过,但从这便可窥豹一斑了。
据说人家皮妈妈在婚后专为学习营养配餐去了一趟法国,于巴黎一所有名的学校学习了一年才回来的。
你说这营养还能差了吗。
所以人家六口人一个个身材丰硕,红光满面。令人叹羡,也令人嫉妒。
不是嘛,在文化大革命中,就为这个,把皮妈妈好顿斗,说她是崇洋媚外,是资本主义的孝子贤孙,洋奴才,**走狗,地主婆,给她戴上高高的大纸帽子,上面用毛笔写着:打倒**地主婆。
揪她头发,把她的眼镜掳下,摔碎,害得她老长时间走路都得象盲人一样的用个棍子,敲敲点点地边探边走。这又让那些“红卫兵”快活了好一阵子。
如此,还不算什么,往后,这一家的坎坷遭遇那才叫惨!
……
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智力,体力当然要明显高于普通百姓人家。
所以,杨胡莉在同皮萨娜一起玩的时候,就感到处处不如人,尽管她在同龄人当中还是处于上风的,但与皮家子女比,总觉得还是差着一大截。
同样是听课,杨胡莉和其他孩子的理解力、反映速度就赶不上他们,而且皮家孩子纵然一宿不睡,第二天听课照样能头脑清醒,思维不乱,而别家的孩子即使不熬夜,学习时间长了,都觉得有些昏昏然,提不起精神头儿。
身体方面更是区别明显。
有时,她们一起踢足球,打蓝球,玩不长时间,杨胡莉就觉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而皮萨娜却依然体力充沛,兴致盎然,没有多少疲惫的样子。
换了其他的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