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的反应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各方的反应 (第1/3页)

    索尔兹伯格没有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刘峰的判断的谨慎之举,其实是为了自己报纸的发展来做的。也给刘峰减少了很多麻烦。不过到了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索尔兹伯格差点后悔得撞墙。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重庆,蒋介石官邸,戴笠正毕恭毕敬地站在蒋介石面前,汇报刘峰的判断。

    “这么说,刘峰判断德国近期内就要进攻苏联?这有什么根据呢?”蒋介石问道。

    戴笠回答:“刘峰认为德国现阶段在欧洲大陆已经没有了敌人,而最大的敌人就是苏联,所以为了轴心国能够接壤,必然要进攻苏联。”

    蒋介石道:“嗯,这也说得过去,但是问题是他怎么能够判断出半个月内德国就要进攻苏联呢?难道他在八路军那边得了什么情报?”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最近刘峰似乎没有和八路军那边有什么联系。”戴笠回答。

    “这个消息暂时就不要通知俄国了,如果消息不确实,俄国人反而要怪我们。”蒋介石说道。

    “是,校长。”

    “哦,上次说的给76号设圈套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蒋介石又问。

    “情报收集工作基本完成了,武器弹药也运进了上海,就在这几天,就准备实施了。”戴笠回答。

    “嗯,好好把这件事情做好,不要去管俄国人的事情。”蒋介石说道。

    “是,校长。”

    对蒋介石来说,欧洲的事情太遥远了,德国人进攻不进攻苏联和他关系不大。就算真的进攻苏联,说起来对中国可能压力更大一些。因为俄国人的远东的军事力量有可能要向西调动,那么日本关东军就可能会更多地抽调到中国国内来了,对抗战形势没什么好处。

    不过提醒俄国,蒋介石却不大愿意。因为半个月时间太短了,俄国人如果问他情报来源,恐怕他很难解释。没有发生袭击还好,斯大林也不会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