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催人泪下的戏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二百一十九章 催人泪下的戏 (第1/3页)武林中文网 .,最快更新打工妹杨兰的爱情故事最新章节!
随着一段剧中旋律响起,在座的都自觉地停止了叫唤和交谈,祠堂安静了许多。一位中年庄稼汉打扮的班头来到戏台中央做开场白,介绍了他这个“三角班”和今天要演的戏《五女拜寿》和《玉钗记》。
我老爸和妈妈都是“三角班”迷,年轻时曾是我们村“三角班”的男女主角,我爸妈就是因为同在“三角班”演男女主角而相爱,但一九六八年我爸去了参军,拉二胡的老乐手病逝,板胡乐手老胡被选拔到县“三角班”剧团,村里的“三角班”就没办成,我妈妈等了我爸爸三年,直等到我爸爸退伍回老家,就嫁给了我爸爸。虽然村里的“三角班”一直没有办成,但我孩童时候常常看见爸爸妈妈会唱《五女拜寿》、《包公斩陈世美》选段,可惜我没有继承爸妈演戏的天赋,一大遗憾啊!不过我爸爸妈妈说月红有演戏的天赋,但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务工潮开始涌动,留下来的村民越来越少,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看戏的劲头越来越小,所以月红这块玉没能琢磨出来。
因为父母的原因我对“三角班”了解甚多。“三角班”是宜南这块古老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人民孕育出的一坛老酒,喷发着醉人的醇香。清初,宜南县和几个邻县连年灾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难民以卖艺为生,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与灯采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开始脱离灯采表演,产生了一批单台戏和单台调。一开始“三角班”仅有一旦一丑,外加一个“坐堂”(锣鼓手),演唱单台戏和小戏。至康熙、乾隆年间,才增加了小生行当。清末民初,人员由三个增至七、八个,并增加了花脸老生行当,生旦净末丑齐全,伴奏乐器也增加了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
“三角班”土生土长,健康质朴,乡情浓郁。唱词和念白,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通俗易懂,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生活气息。演唱时以纯正的宜南话为语言标准,分男女分腔都用本噪,特别要求吐字的清晰与运腔的圆润。总体唱腔可分为戏曲正调、戏曲杂调和民歌小调三类。
其表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尤其小生小丑的扇子功、小丑的矮子步、小旦的手巾功,都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既有淳朴的民间艺术韵味,又有个性鲜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