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前谋算(上)
阵前谋算(上) (第2/3页)
损失惨重。”
戚继光闻言与郭近儒对视一眼,两人均目露赞许之色。陆子铮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为人恪信守义,智勇兼备,是戚继光破格提拔为数不多的年轻将领之一。
张远彪闻言却是面露怒色,冷冷道:“陆将军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昨夜我军方大败敌军,足见敌酋无谋少算!此处虽是险阻,可我‘虎贲营’再难得仗也打过!不经生死如何灭贼?!再说某做先锋尚且不惧,陆将军何惧之有?”
据中列首位的老将张固安见张远彪言语苛刻但谅及他全家遭倭寇残害与倭寇仇不共戴天,怕两人言语损了彼此和气忙说道:“张将军此言差矣,据报此股倭贼多达三千余人,昨夜倭贼夜袭并未倾巢出动,可见其只是试探我军实力而已,也可见其倭酋绝不是寡谋之辈。再说此寨山高路窘,倭贼又早已设下重重机关,硬攻只会令我军死伤惨重。如今我大明沿海处处倭贼横行有如入无人之境,百姓如置身水火。除我军及俞元帅(俞大猷)军能破剿倭贼外,各州县府兵团练一遇倭寇即溃散。如我军元气大伤俞元帅独木焉能支耶?此外陆将军同我等征伐倭贼多年,有哪一仗不是舍生忘死以命相搏?陆将军这么说是心系我军兄弟的Xing命安危和顾念与将军的袍泽之谊啊!”张固安是众位将军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身经百战,遇事四平八稳,白胡飘飘大有名将风范,在军中德高望重,众人皆称其为“老汉升”(三国黄忠字汉升)。
张远彪闻言面露愧色,不再言语。
站在张远彪右侧的虞景川发话了:“既然不能强攻,我等不如开山铺路,将佛郎机大炮运至此处。有了佛郎机大炮的相助,我等必能一举克敌!”虞景川和陆子铮一样是戚继光破格提拔的年轻将军,在诸位参将以上的将军中两人年纪最小,陆子铮时年二十三,而虞景川则比陆子铮还小上两岁。不过两人的Xing情却是大不相同:陆子铮喜四书五经,爱佛儒之学,精文韬武略,为人沉稳温祥;而虞景川则偏爱西洋之说,好舶来之物,为人豪气干云,喜与人往来畅谈。就连外形也颇为迥异,两人虽均为军中美男子,但和相貌英俊伟岸的陆子铮不同的是,虞景川却是俊美非常,连貌美女子见之也觉自叹弗如,因其作战时戴密封遮脸的西洋钢盔,所以头发披散至胸不结众人的朝天发髻,更让不识者以为是女子。然虞景川作战却如猛虎凶禽,所率领的骑兵冲锋有若离弦之箭势不可挡,众人皆惊服其勇武,戚继光大为赞赏,称虞景川骑军部队为“发机突骑”。
戚继光闻言转身面向郭近儒问道:“从漳浦城铺路至此处,需要多长时间?”
郭近儒沉吟半晌,答道:“两地相距近五十里,沿途需开山斩木开道,所需碎石需从内地开采经驿道运送,如此算来,没有半载一年时间是无法完成的。最麻烦的是采石开山需征调民夫,而由于早年朝廷颁布禁海令,禁止船只下海与周边番邦贸易往来,也不准番夷来我大明互市,所以沿海渔民之生计日趋维艰。不少大明沿海的渔民敌视朝廷比之倭寇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不少Jian民投靠倭寇为虎作伥与我大明军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