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五)上工
(三四五)上工 (第3/3页)
半个馒头给了虎子,自己是半勺粥,小半个馒头。
就这样这十倾地的苞米全村人干了整整的一个月。天越来越冷了,早晚的温度都都有零度了。地里的萝卜白菜,白薯土豆大豆还没有收上来,不过这些都少,几天也就都能干完了。
收完苞米那天村民都松了一口气,个个都黑瘦黑瘦的,支书告诉大家等到粮食都收上来就杀猪,这根萝卜在前面叼着,后面的驴子都充满了干劲。
这大豆要在早晚收,要不豆角炸开黄豆就都掉地上了,剩余的时间就割白薯秧子,这东西得好好的留着,喂牲口最好了,所以这活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干,年轻人负责往打麦场拉并且摊开晾晒。
妇女们在地里收白菜,萝卜,石榴红,芥菜。把品相好的白菜萝卜入地库,不好的直接放到外面,该切的切还晒的晒。芥菜直接放到外面,等收完秋就开始腌咸菜了。程蕴负责往地库运白菜。好家伙,这地库真的有篮球场那么大,里面有负责码放的人,程蕴就是背下来换上空筐在上去换装满的筐。这爬上爬下的程蕴还就真的没感觉累,这四十多天程蕴算是锻炼出来了。忙活了两天才把菜都收上来了。
至于土豆白薯不用她们除,得找有经验的老把式下镐,省的镐伤多留不住。程蕴这次负责往筐里装。
又用了一个星期才把所有的粮食都收上来了,土豆白薯也都放进了地库里。看着大家满足的笑容程蕴跟着笑了。
打麦场里成堆成堆的黄灿灿的玉米,没有脱粒的黄豆看着都壮观。至于高粱谷子早就入库就等着交公粮了。每天打麦场都是二十多人负责晾晒,十多人和两头驴负责黄豆的脱粒。看着驴子拉着大大石头辊子来回的碾压,人们来回的拉着驴子换场地,有两天黄豆就都脱完粒了,妇女们负责用筛子把土筛净,之后用簸箕簸出豆荚皮。打了有一百麻袋的黄豆,交完公粮也就剩不下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