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中国的火铳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百一十章 中国的火铳 (第1/3页)

    第一百一十章中国的火铳

    在我国明朝开始使用火绳枪的时间和日本差不多,都应是16世纪早期,明朝应比日本更早从葡萄牙引进这种武器。 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

    但日本由于处于战国时代这一特殊时代环境,因此自1534年引进火绳枪后,便迅速推广。由于战争的需要,火绳枪在日本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因此实际上日本的铁炮制造技术后来居上,16世纪后期便在某些地方超越了西方。

    中国虽然引进较早,但是没有迅速发展。直到当时不断掳掠沿海的倭寇用上了火绳枪,明朝军队才开始批量装备以之对抗。当时正值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对火绳枪的威力评价很高,认为这是杀敌最有效的兵器。

    从元朝开始,中国便有筒形发射式火器,称之为火铳、突火枪,但性能并不是太好。到了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在朱纨领导的“双屿大捷”中,明军打败了葡萄牙人与倭寇联军,并俘获了一些善于制造火绳枪的日本工匠及枪支。

    后有马宪、李槐等人学习制造火枪的方法,并加以研究和改进,终于在十年后造出了“鸟嘴铳”,简称为鸟铳。鸟铳枪管用熟铁打造,长约112150厘米,重约56公斤,有准星、照门,安装木托之上。铳口长出木托二寸,托后七寸向下弯曲,通条一根别再托上,重三两,另有火绳reads;。

    每次发射时装火药三钱,铅弹重三钱。它的口径在913毫米之间,射程可达300米左右,鸟铳与同时期其他火枪相比,有身管长、口径小、重量轻,便于使用等特点。并且由于枪管长且直,所以较易打准;前手拿铳腹,所以发射时火药不会夺手;双手俱托铳身,所以瞄准精确;并且使用龙头类火绳发火机,所以不用考虑火绳是否熄灭。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戚继光到达蓟镇之后,发现蓟镇武器样样不行,“不知较量异用之术”,见蒙古骑兵使用弓箭,明朝守备军也用弓箭。但蒙古骑兵自幼学习骑射,弓长矢重,明军岂是对手所以戚继光开始改善武器装备,用优于敌人的火器对付敌人弓箭,蓟镇驻军大量配备鸟铳等火器。

    但当时中国工匠制度有问题,枪管制造的合格率低,发射时经常炸膛,明军批量订造的火绳枪有时甚至多数不堪使用。戚继光对此也是非常遗憾的。这就是明军火器装备并不很多

    火绳枪得不到重视的主要原因。戚继光所发明的“鸳鸯阵”事实上就是一种冷兵器的步兵战术,同时还发明的一种竹制的怪兵器名字叫“狼筅”,狼筅曾经在元末明初矿工起义军中有矿工发明,后来戚继光认为可以用来克制日本刀,用途是克制日本刀的。

    但当时戚继光等名将对火器的战术使用也作了很深的研究,可见中国对火器的运用和发展并非不重视,相对于日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