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当如陶朱公

    做人当如陶朱公 (第2/3页)

绎了完满人生,留下许多不老的传奇,也许正因为如此,司马迁在别人的传记中大篇幅叙述他。

    读历史,观今世,越来越感觉到范蠡的完美和高大。谋大事、做大官、赚大钱,轰轰烈烈,声名显赫,事事做的精彩却少有历史诟病,原因何在?仔细探究,找出一个“正”字来。一是官位来的“正”,无豪族背景,无巨万家产,以一介草民身份谋得大夫上位,不靠投机钻营,更不靠“跑”靠“送”,全凭个人才干;二是做官做的“正”,诸侯争霸,你方唱罢我登场,范蠡谋略过人却不轻言战事。至勾践不听劝阻因战亡国,范蠡不离不弃侍奉左右,辅佐君王生息养民、富国强兵,东山再起,图谋霸业,非一个“忠”字了得。三是发家致富钱财来的“正”,当初隐退,匆忙中连家眷也来不及带走,自然不会有多少家产。财富始于齐地海边耕作经营,《史记》中明确记载。后来或许是作盐铁生意,三聚千金,富可敌国。其财富聚敛不是凭借盗取国有资产、不是通过**、不是通过谋取非法暴利,全靠勤劳智慧合法经营。四是做人做的“正”,忠心辅君自不必说,与恩人文种数十年同心戮力无二心,大难将临也不忘诚心规劝,其为人可见一斑。达则兼济天下,舍得将钱财散于众人,尽显仁厚之心。懂得进退取舍,不甘于平庸而不贪恋荣华富贵,弃越国帅,辞齐国相,得善终而留淸名。善哉范蠡,数千年之奇人也!

    Chun秋时期,法治和道德评价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但历史造就了堪称伟大的陶朱公。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不同、环境不同,但正邪的判断和人格的评价却一脉相承,卑劣的攫取和无耻的贪婪总是让人们憎恶和鄙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