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恩师再点化

    临别恩师再点化 (第2/3页)

师父已端坐青石之上,闭目养神。

    范蠡跪倒在青石之下:“师父,徒儿若有错,请师父责打,但请师父不要赶我下山。”

    师父:“荒山野岭,有何所求,你该下山了。”

    范蠡:“可是徒儿心中一片迷茫,该往何处去?”

    师父:“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

    范蠡:“鱼儿游遍四海还是鱼儿,鸟儿飞到天边还是鸟儿,我范蠡走到天涯海角也只是一介草民,师父教我的,难道就是这样吗?”

    师父睁开双眼直视范蠡:“那你到底想如何?”

    范蠡:“师父已教我诗书礼仪、韬略大计,想必是要我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但范蠡心中迷惑,不知所终,还是请师父继续教诲,指点迷津。”

    师父朗声大笑道:“哈哈哈,范蠡听好:天地混沌,万物由道而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内顺于心,外化于道,若欲有所作为,当顺天时、和人心、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自周幽王以来,朝纲混乱,周礼废驰,诸侯背离,各自为政,恃强凌弱,群雄逐鹿,纷争不断。当今天下,齐、晋、秦、楚等国先后称霸,以周天子为名,号令诸侯,究其原因,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而天地之间,以人为大,于是有各国招贤纳士,管仲、晏婴、百里奚、伍子胥、孙武等俊杰之才纷纷而出,辅助君王,建功立业,封将拜相。徒儿虽出身平民,然英雄出自乱世,此乃天时,择明君而事,此乃人和,寻用武之地,此乃地利。徒儿若真是心怀大志、胸有韬略,何不放眼天下,自谋出路。徒儿去吧,为师要歇息了。”

    范蠡:“师父,徒儿不走,徒儿愿追随先生云游四方”

    师父:“徒儿莫要执着。我已老朽,不必追随,日后定有高人助你”。

    范蠡:“师父,徒儿还有一事不明,请问师父到底是何人,为何要帮助范蠡?

    师父:“哈哈哈,也罢,时至今日,为师就告诉你吧。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