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馆听劝弃吴国
酒馆听劝弃吴国 (第3/3页)
没想到,待文种喜形于色的告诉范蠡有人可以引荐的事,范蠡却并不领情,文种心中不快。
文种:“如今吴国国王有雄才大略,政治清明,国力日渐强大,日后必将称霸一方。你我千里迢迢而来,为的是投身吴国。如今既然有人引荐,建功立业指日可待,难道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范蠡:“文种兄此来,难道就是为了在吴国做官吗?既然如此,在楚国的官做得好好的,为何还要来吴国?”
文种:“我文种的心意,难道你范老弟不知道吗,为何还要说出这样的话来?”
范蠡:“文种兄是想施展胸中抱负,建立大功业,可是在如今吴国你能有何作为?”
文种:“我文种虽说不是经天纬地之才,却也自认为有些能耐。只要尽心尽力侍奉吴王,不信没有机会建功立业,老弟何苦要嘲讽我呢?”
范蠡:“那我请问老兄,你能在吴国扶持一个新的君王吗?”
文种吃惊道:“吴王阖庐是开明有为之王,为何要做这大逆不道之事?”
范蠡:“你能帮助吴王修建一个新的吴大都吗?”
文种:“吴大都修建不久,且城坚墙固,为何要修建新的吴大都?”
范蠡:“你能够给吴王引荐孙武那样的军事奇才吗?”
文种:“孙武乃旷世奇才,我到哪里去寻找?”
范蠡笑道:“既然如此,先生在吴国又有何用?吴国相国伍子胥为不世之才,辅佐阖闾取得王位,引荐人才,富国强兵,已成为一言九鼎之人,吴国不缺你我这样的人,我们为何非要凑这个热闹?如今在吴国,伍子胥如日月,你我如火烛,为何要将自己的光华隐藏在他人的身后呢?”
文种听罢,沉默半晌道:“老弟所言,令文种茅塞顿开。我真是鼠目寸光,心中惭愧!可是,事到如今,依老弟之见,该如何是好?”
范蠡道:“文种兄不必自责,我今日也是有高人指教,才有这般看法。以我之见,如今天下大势,霸主之位移向东南,楚国渐衰,吴国渐强,越国紧随其后。吴越两国语言相通,地理相近,风俗相似,日后诸侯霸主之位,非吴则越。越国虽为小国,但听说国王英明勇武,招贤纳士,百姓戮力同心,强悍善战,若有贤臣良将辅佐,或可争得霸主之位。以我之见,你我何不投奔越国?”
文种思虑片刻道:“老弟所言虽然有理,可是于我却为难了。我当年为楚越结盟之事出使越国,那越国权臣石买等人,害怕楚越结盟得罪吴国,故意阻挠越王允常接见,害得我结盟不成,差点丢了Xing命。如今再去越国,怕是不好相处。”
文种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老兄不再是楚国大臣,吴国就再也不会顾忌了。况且老兄也算是与越国有过交情,不一定还是好事。”
文种:“唉,容我仔细思量再做定夺,老弟意下如何?”
范蠡:“望文种兄早作决断!”
两人心事重重各自睡去,不想到子时刚过,范蠡正睡得熟,被文种叫醒了。
文种:“思来想去,老弟所言有理。你我速速准备,天亮就出发,离开吴国,投奔越国,不可耽搁!”
范蠡:“何必如此慌忙?”
文种:“我已托了人向吴国引荐,就怕吴国重视,派人来寻找你我,到时不好脱身。”
范蠡心中一惊,又深感文种处事周到,赶忙起身准备。天一放亮,文种等人乘了车马出城而去。
却说在吴国,文种所托的那位故交深知文种为治国良才,有意推荐给吴国,次日上午便去拜见相国伍子胥,说明来意。伍子胥往日也曾听说过文种此人,又听说还有个叫范蠡的英才俊杰,有意收为己用,便打发人去请文种和范蠡。殊不知一去却扑了个空,只得到文种留下的书信,说是有要事来不及向老友拜别,奔赴越国去了。
伍子胥得到回复,心中怅然:“此等良才不能为我吴国所用,痛哉惜哉!”[www.kAn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