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窃唐(上)
第一百零七章 窃唐(上) (第2/3页)
唐始皇无意从前朝国库中找到的两颗巨大鱼目。
后来经过博学之士的鉴定,这是一种只生活在东海极深的海底的巨鱼的两颗鱼目,按照典籍的记载,像前朝国库中发现的这两颗鱼目的大小,足以证明其主人应该是活了有三千多年了。
三千多年巨鱼的眼睛,还有什么能比这两件东西更适合做唐始皇辛苦建造两座通天宝塔的终极装饰呢。
这两座几乎将大唐国库耗尽的通天宝塔,正是唐始皇为了向他的子民们表现,他大唐的江山所依仗的不仅仅是良将贤臣,而还有大道的辅助。
虽然唐始皇表面上对大唐所有的道门都客客气气,但是他在心里对于这些生来就不用缴纳赋税,在各个阶层民众中都有着良好关系的牛鼻子道士们还是保持着防范的态度。
好歹也修行过十来年道法的唐始皇打心眼里明白,这些每日诵读经书,偶尔还本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名义去客串一下捉鬼驱魔的牛鼻子们,只不过是一些没有几两本事的水货。他心中所真正仰慕的是修道之人,安定江山靠这些牛鼻子?开玩笑呢,不被他们煽动个农民起义什么的将自己的万世基业给端掉就好事了。
在修建这两座通天宝塔的时候,唐始皇就已经打算借着这座浩大的工程来消弱天下道观的心思了。
一万多名道士被征集去描绘道纹;凡是户口挂靠在道观上的居民,每三户抽调两名壮丁前去修筑通天宝塔,后来这个比例上升到了每两户就抽调三名;而那些侥幸没有被征集到长安的道士们也不清闲,他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唐始皇铸造足够的用来铺设八卦图案的紫金砖,铸造紫金砖途中所耗费的材料,朝廷只补助一小部分,绝大部分还是由那些负责铸造的道观出。
就这样,大唐成功地将因为数千年来太平盛世所豢养的道观势力给消弱了。
丧失了财力、人力和物力的道观,从此变得一蹶不振。往日总是能够借着修真界这只大老虎的威风,对着俗世指手画脚的道观,现在被唐始皇拔去了利齿之后,从此就成了大唐朝廷所养的一只小绵羊。
通天双塔一建成,也就宣告了从此大唐朝廷正式对这些道观站在了绝对支配的地位了。
没有了道观的牵制,再加上唐始皇的励精图治,整个大唐王朝呈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
但是,这份强大的基业的基础,还是维系在唐始皇一人身上的。尽管他修行过一段时间的道法,但是一个连辟谷末期都没有达到的帝王,他的寿元也就比普通人多少几年而已。
一直沉醉在自己的春秋大梦中的唐始皇,有朝一日终于被生老病死所惊醒。这时候他才明白,自己当初为了花花江山所做的抉择实在是最大的错误。
如果她当年没有拜别师傅,而是继续留在深山中随师傅修行,虽然日后不一定可以长生不死,但是至少不会像现在这般脆弱。
八十几年的寿元,对于一般帝王来说,已经是可遇不可求的了。但是对于胸中还有这满腹踌躇的唐始皇来说,这简直就是弹指一挥间。
最后一口气,唐始皇还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