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击!长钧!
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击!长钧! (第2/3页)
己节约了大半的用来消耗于繁杂的推算中的神识。而且在时间上,张侯得出结果所用的时间,比其他用自己的术数神通的时间,绝对要少上一半以上。
在俗世中,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
浑仪模仿肉眼所见的天球形状,把仪器制成多个同心圆环,整体看犹如一个圆球,然后通过可绕中心旋转的窥管观测天体。
浑象的构造是一个大圆球上刻画或镶嵌星宿、赤道、黄道、恒稳圈、恒显圈等各种重要图案,。浑象又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在天球外围-地平圈,以象征地。天球转动时,球内的地仍然不动。
三界纵然各有不同,但是三界的天空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就是为何浑象上只需要刻上一种星图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的浑天仪,不是俗世的能工巧匠所打造的那种,而是儒门的修士们采集大量的天材地宝精心炼制而成。
所以现在一直放置在浑天台上的这架法宝,只需要修士将神识探入其中,就可以自动地为其计算所需要计算的天象。
儒门之巧,竟至如斯!
赵阑等十二人各自按照自己的小组站成一行,清一色的黑色长袍,清一色的黑色斗笠。这支由黑色覆盖的精英小队,在经过了一个半月的短暂而又残酷的集中训练后,迎来了它出世的一天。
在这一个半月的短暂时光里,虽然由于兰亭同外界的隔阂导致他们不知道外界的千年浩劫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但是他们心中明白,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师门、自己的亲友,一定在承受着战火带来的无尽折磨。
他们必须出动,必须给那些隐藏在黑暗幕后的谋划者们以血的回报!
此时的“夜空”,居然罕见地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兰亭就是一个独立的空间,这里的夜空也是被模拟出来,和三界一样的。但是现在赵阑他们所看到的夜空,却好像是一块透明的玻璃一般,让他们可以轻易地看到外面茅山上界的夜色。
一左一右站在浑天仪两边的亭主王羲之和张侯相互看了看,张侯率先开口说道:“亭主,还有两柱香的时间,这片空域的空间风暴就会完全展开。”
空域?从张侯对亭主王羲之的提醒中,赵阑总算明白了。原来自己所处的兰亭断界,居然是一直存在在空中。
真是个大胆的做法,这大半截阴山化为的茅山,已经被三茅神殿经营了千万年。这样若是贸然将兰亭断界放在地下或是地面上,就会有很大的可能性被暴露出来。
放在空中,就能够大大地降低被发现的风险。
小心谨慎的行事方式,估计这也是兰亭数千年来,一直潜伏在茅山上界而不被发现的原因之一吧。
亭主抬头看了看天色,他伸出右手,好像是在感受夜风的风向一样停在半空中。
但是赵阑知道,亭主伸出的这只手,实质上是在感受周围的空间之力的流动。
张侯和亭主制定的突破方案,赵阑早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从断界突出到茅山上界的时候,由于人数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