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苏俄败亡

    第一百三十五章 苏俄败亡 (第2/3页)

    自方派遣的侦察兵在被联军阻击后,都不敢离开太远,生怕回不去。

    致使苏俄游击队更加艰难,在茫茫的深山丛林中,他们盲目的窜插,寻找联军小股部队。

    但是都一失败而告终,要不是跑得够,被全歼都有可能。

    在十万大山中,苏俄游击队已经被孤立,士兵们缺乏食物和药品,出现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此刻的华夏军队正在进一步对游击队展开攻势。

    一支由华德意三国共同组建的特种部队在深山中潜行着,他们的目标就是歼灭发现的一切苏俄游击队,如果发现大规模的苏俄军队,立即上报联军总指挥处,联军总指挥室将立即派遣部队进行围剿。

    这支队伍虽然是三国特种部队联合组成,但是德意两军都一直推选华夏方面作为这支队伍的领导。

    三国的训练体系不同,特种部队也是大不相同。但是为了能让这么一支联合部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战能力,德意两方必须严格按照华夏指挥官的命令行事。

    虽然德意两方的特种士兵一向高傲,但是在华夏指挥官的面前仍然不免地下高傲的头颅,因为他们通过比试,确实在各方面都比不上华夏指挥官。

    所以他们怀着一份对高手的崇拜心理,甘愿接受指挥。

    在出发前,华夏指挥官要求德意两国的士兵全部换上以华夏特种士兵相同的武器装备和军服,理由是,你们不觉得这样更加体现整体的协同性吗?

    德意特种士兵在无奈之下只好穿上华夏特种军服,当他们穿上以后,在与之前的一对比,心里也出现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感觉自己根本就是一名华夏士兵,大家就像是同胞兄弟般的热血沸腾。

    他们的脸上出现了一种不一样的激动心情,看向身旁的华夏特种士兵也多了些温情。在得到身旁华夏特种士兵的友谊一笑时,他们更加觉得这是一种对战友的关怀。

    穿着一模一样的军装,装备一模一样的武装,让三方的士兵突然间没有了国与国之间的隔阂,就像是本是同根生的感觉。

    董国良进过多年的战斗下来已经晋升为上尉,但是他也是一名阻击手。独来独往管了的他,不适合担任部队指挥官,所以他自觉的要求加入特种部队。

    因为特种部队是士兵们向往的地方,进入特种部队就证明你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军人。

    作为阻击手,他走在队伍的中间,受到大家的保护。

    董国良身旁是左右是一名德军中尉沙林.赫德,意大利军少尉吉利斯.克夫。三人是一个战术小分队,有上尉军衔的董国良带领。

    在特种作战中,阻击手的作用是广泛的,他能起到火力阻击,精确打击目标的作用。

    部队行进在一处茂密的树林中,少校队长马长河命令董国良小组担任侦察。

    董国良向着左右两边看了看,指了指耳麦用华夏语说跟我走。

    在董国良他们小组前进后,大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