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收复东北
第二十五章 收复东北 (第2/3页)
起来走到华北全线战区的地图边,看到地图上我军包围日军的作战意向图。他在找一个可以和日军进行的包围战最好的地方,最后决定在河北石家庄到保定一带进行包围作战。
想好思路后,他转过身来各位同僚,他拿起指挥棍指着河北地区说到:“我已经想好了对日军的作战方向了,你们看,我华夏河北地区属于平原地带,而越往西则海拔越高,在河北石家庄到保定这一带就有了可提供我们作战的有利地形,在这一带的西面几百公里内都是平原和山地。[www.kanshu.coM]
所以我的想法是在石家庄和保定这一范围内对日军进行包围战,怎么个包围法呢,我们派出机械化部队从蒙古经山西和湖北交界处进入,直取天津。快速穿插把在山西同河北以南的日军同北方的日军隔开,这样这一地带就行成了一条分割线。
然后派部队在这一条分割线进行阻击日军的增援,在山西和河北以南的20几万日军部队将受到我解放军在陕西和河南同山东地区的部队的同时攻击,我们要用强大的火力和空中优势的特点将他们赶到河北同山西交界处,对一部分日军进行穿插包围,围而不歼,紧打慢打,让他们赶到紧急的同时,又有希望幸存下来。
等他们的增援部队到达之后,看到这种局面当然不可能只从一个方向进攻我们,他们一定会选择把我们包围起来打,从而给里面我们所包围的日军减少压力,两面进攻,进而吃掉我们的包围部队。
然后我们为了给被日军包围的兄弟部队支援和减少兄弟部队的压力,我们也把日军的增援部队进行包围。就这样里三层,外三层把日军在其它战场的部队不断拖向这个无底洞来。
这样不仅减少了我军其它作战部队的作战压力,同时也让日军在华北以南的部队能调度的越来越少。再到后来,华北以南的战场的主动权就为完全转移到了我们这方。当然在阻击线那一带的部队压力是很大的,伤亡率也可能很高,我们要随时做好增援和补给的准备,不能让华北的南北日军汇合。”
说到这里,张子国看向这些参谋们:“你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了.”
参谋总长李福林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分开了日军在华北战场的作战部队,相信在南面的这20万日军部队的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那北方呢?东北呢?我们的部队第五和第六集团军已经和华北战场的回援日军部队交上火了,如果现在还不把第七集团军和空降师投入到东北战场,等到日军的增援部队通过朝鲜过来,那第五和第六集团军的防线就危险了,他们现在仍然面临补给困难的局面。”
张子国看看李福林说道:“福林,你认为在华北以北的日军部队我们应该采用何种战术来歼灭他呢?”同时张子国也看向其他的参谋们说到:“你们也想想。”
李福林没有想到张子国反倒问起了他,该怎么来解决华北的日军。他明白这又是张子国想培养他,让他在今后的大规模作战中有足够的经验和魄力来指挥大规模军团作战。说实话,张子国的这种做法让他心里面很感动而且有一种幸运的感觉。感动的是张子国如此的栽培他和提拔他,幸运的是能在张子国手下做事,而且能得到他的栽培和提拔,对李福林来说就是幸运的。
李福林和其它参谋们都在思考着对华北以北的日军用兵方案,张子国自顾自的泡了杯茶,慢慢的品尝起来。张子国没有急于的想知道他们是否想出了方案来,而是继续的喝着他的茶水。
他现在就是在观察,这些人当中那些可以成为今后战争中我华夏的顶梁柱。只要有了这些优秀的参谋人员我华夏军队就可以在今后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他也在通过这此对日本的做战中考验,我华夏的指挥官们的战场应变能力、指挥能力以及和友军部队的协同指挥作战能力。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参谋官们先后的想出自己的作战思路,并一一讲述出来。
张子国听后站了起来满意的说道:“不错,你们的思路都很好,我很满意,我现在可以对你们说你们达到了一个高级参谋管行列。我不是说你们的军衔的高级,而是说你们的作战思想,各种对战场的紧急应变的能力。
这此对日军作战就是对你们的思路和应变能力做考验,第一阶段的战斗就按我刚才说的去执行,至于对华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