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月剑雕鞍(11)

    第二章 月剑雕鞍(11) (第2/3页)

本就没有这项守城技术。

    倒是有一些燕军举着火把烧梯子,云梯很快着火,但赵军毫不畏惧,冒烟突火,奋力攻城,终于有几十人攻上了城墙,剩下的几百人都永远的失去了生命。这几十人也很快淹没在城头燕军的海洋里,泡沫般消失了。

    一千人的生命就此消失了,就像一枚石子投入大湖,只泛起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浪花。其实谁都知道这一千人是必死的,他们也都是“敢死之士”,其中多有犯了死罪之人,但孟阙还是觉得有些不忍心,他杀匈奴时杀的尸山血海,那时只觉杀的越多越好,毫无怜悯,此时却不知为什么心中十分难受,或许是交战的双方都是华夏人吧。

    看来只有用一次最大规模的战争才能阻止这些“小规模战争”的发生,但愿秦朝很快统一全国,可是秦的统一又维持了几年呢?自己既然来了,赵国也在或多或少的改变着,将来还会由秦国来统一吗?

    司马尚不会也不会想知道孟阙在想什么,通过这一千人的试探Xing进攻,他已经摸清了城防的薄弱所在。于是立即命令一个万人队伍发起强攻。

    更多的马匹拉着更多的木板搭在护城河上,上百架云梯冲了过去,赵军的弓箭掩护和燕军的弓箭防守在空中交集为黑云般的箭阵。直到赵军已有士兵快爬上城头,赵军的弓箭才停止,燕军的弓箭却仍在收割着赵军的生命。

    赵军士兵口咬马刀,一手持盾,一手攀梯,无数的人在这过程中失去了生命,但也有士兵终于爬了上去,只是爬上去的士兵也立刻陷入城上燕军的枪戈海洋里。

    城墙上的血瀑布般流淌,人类的嘶吼,惨叫,喝骂声和刀枪刺穿**,砍裂骨头的声音混合着弓弦拉动,利箭锐啸声组成了一首杀人的交响乐,连晴朗的天空也似乎阴暗起来,似有天风在呜咽。

    而孟阙此时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燕国士兵都没有头盔,甲胄倒和赵国差不多,他想起来和公子嘉谈论各国军队时,公子嘉曾说各国军队中赵国,具体说是李牧手下的赵国军队防护是各国中最好的,具体表现就是李牧的步兵都有头盔,而其他各国的军队都不装备头盔,至于铠甲,虽然各国的金属铠甲都以胸甲为主,但在精锐部队中也多装备能遮盖整个上半身的鱼鳞甲。

    但孟阙也发现这只限于步兵,眼前是骑马步兵,至于纯骑兵,包括李牧在内,居然谁也没带头盔,看来再优秀的将军也难以完全超出他的时代局限,孟阙其实是整个赵军骑兵部队中唯一带头盔的,不过他此时也没带,挂在了马身上。

    想来各国不装备头盔也跟此时的头盔作用有限有关,因为此时的头盔都没有护耳,反正孟阙没见到带护耳的,这些头盔对登城战士的保护作用并不太大,一天下来,赵军两个万人队轮战共伤亡了七八千人,守城的燕军却只伤亡了三千多人。

    第二天,赵军改用冲车攻城,这时的冲车没有后世那么高大,但也有十米左右,高过城墙,底下有二十四人推车,车上用木柱支着一层木楼,楼内有五六个士兵,木楼包有厚皮革,不易被弓箭和枪戈毁坏。士兵拿着包括弓箭在内的各种武器居高临下的攻城,效果不错,可惜冲车太少,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残酷的攻城战持续了三天,赵军已经在城下扔下了一万三千多具尸体,攻城战超乎想象的艰难,但李牧也知道,只有这座城最难打,因为她正对赵境,是燕国最好的士兵把守的最好城防,只要拿下来下面的城池就好打了,因此并不气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