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王大赵(13)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二章 我王大赵(13) (第1/3页)李牧一改以前不骚扰敌国百姓的战略,充分发挥骑兵来去如风,擅于野战的优势,先打垮了燕国的野战骑兵,然后大肆掳掠燕国人口,不过他军纪严明,士兵很少有滥杀无辜和侮辱妇女的事情发生,不过是将这些人口全家男女老幼连带粮食都“运”到赵国,倒似一次强制移民。
战国时的城市人口粮食来源都在周边农村,为避免失去粮食依托,各城市中的士兵不得不出城和李牧的骑兵野战,结果都被打败,于是李牧的骑马步兵轻松占据了各个城市。
李牧短短两个月就占据了燕国大片土地,一直打到了燕国国都蓟城下,但这时燕国也回过了神来,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将各个城市周边的农民连带家中存粮都迁进了城市,虽然导致各个城市人满为患,但李牧再想攻打各个城池却也不容易了。
于是李牧向国内请求援兵,要求再派三十万援军,一举攻下燕国国都,并乘势彻底灭了燕国,而对于秦国可能的在背后乘机偷袭,则提出从匈奴和乌孙地区调来大量胡族军队,布置在秦赵边境,一旦秦国进攻赵国,则让这些胡族军队和秦国进行野战,再配合赵国步兵守城,应能顶住秦国的进攻。
为此李牧特别在求援的信函上说明了这些胡族既然已经彻底臣服赵国,那就算赵国人了,“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他们参战不能算是异族加入华夏之争。
孟阙知道李牧所说极有道理,匈奴和乌孙这些异族如果是由华夏来高屋建瓴的主动融合,那的确终究有一天可以算做华夏人,但孟阙认为现在这些胡人还没有“养熟”,现在还不能让他们介入华夏之争,因此否决了李牧调异族来对付秦国的建议,也因此而否定了增兵燕国的计划,但对李牧进行了嘉奖,让他守住得来的燕国土地也就是了。
李牧万般无奈,也只得作罢。
这期间项燕将他的主要亲族和和八千子弟兵都转移到了赵国,这么大的动静居然能瞒过李园,若非李园怕得罪赵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楚国已经**到千疮百孔,足以让“大鱼”漏走的地步了。
孟阙知道李牧善于用兵,有十五万人守土足够了,于是再次征调扈辄的六万骑马步兵,开赴匈乌郡,临行却带上了大小“琪丽丝”。
项燕本来也是强烈要求去打月氏的,但孟阙用一张图阻止了他。
这张图就是一张重甲骑兵的草图,项燕一看就明白了这种骑兵的价值,大喜之下大呼梦郎王上是真正的天才!
孟阙又安排有关部门生产这种盔甲,并和项燕的部队一起进行实践和改进不提。
却说士兵们对于这次出征,都是无限渴望的,因为孟阙已然颁布法令,规定每个赵国男子在十五岁到二十五岁都必须服兵役,在服兵役期间,对于向外族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