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必伐燕(3)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四章 我必伐燕(3) (第1/3页)

    这是一个Chun风解冻的季节,料峭的Chun寒中似乎隐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某种莫名的渴望。

    在燕赵边境两军仍在对峙,但这并不影响两国商人的生意往来,这本就是各诸侯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战争又是家常便饭,所以每当各国休战的时候,“国际贸易”又会重新热闹起来。

    赵国绸缎商郎之孟带着十几个伙计越过边境进入燕国境内。

    这郎之孟当然就是孟阙,他却是从王宫中“偷跑”出来的。

    请假?开玩笑,李大丞相(李斯已被孟阙封为丞相)会允许吗?

    李大丞相对国王陛下的不满现在已可用滔滔江水来形容了。

    因为自从建立了四级会议后,孟阙就开始怠政。

    以前勤勉的国王陛下不见了,国王陛下从原先的一日一朝发展为数日一朝,进而十数日一朝,理由是“寡人有疾”。

    虽然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寡人好色”,但一开始大臣们还是相信国王陛下确实是生病了的,但纸里包不住火,慢慢的大家都知道了,国王陛下从没生过大病小病,他不过是在王宫里荒Yin无耻而已。

    于是以李斯为首的众大臣经常去王宫门外哭求大王勤政,对此孟阙是我行我素,一概不理。

    他觉得很好笑,自己明明已经把几乎全部的行政大权都交给了李斯,并且规定在国王生病时他可以不必请示国王就做一切决断,而且事实证明他一直做的很好,为何他还似乎是必须每天都对自己请示汇报才能放心的工作呢,这情形简直就像一个明明已经长大Cheng人,但在心理上却总也长不大的,有严重依赖人格的人一样,只有得到一个他认为是强有力的人的肯定才能放心做事情。

    孟阙偏偏就要治治他这个毛病。

    至于军队将领却很少来烦孟阙,因为孟阙制定了详尽的训练条例,并派专人监督执行。

    这个监督的人拿着孟阙相当于上方宝剑的银弓银剑,在监督训练时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众兵将对他无不敬畏有加。

    但是,他并没有军事指挥权。

    此人正是原来玉妃宫中的宦者令任银,太监监军本没有错,只是不应该干涉军事指挥而已。

    当然,任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太监,因为他并没有阉割,在战国时代太监阉割不是必须的,孟阙当然也决不会“推动历史的进步”,把它变成是必须的,因此,由于任银雄风尤在,并且身背银弓银箭,因此在士兵中威望极高,被大伙在敬畏之余亲切的称为“银大将军”。

    银大将军的名号目前已经传出赵国,响遍六国了,于是六国国王相应的也给银大将军的主子孟阙起了个“银王”的美称。

    老实讲,各国国王是希望银王一直荒Yin无耻不理朝政下去的,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