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紧张的肖楠

    第三百三十一章 紧张的肖楠 (第2/3页)

微微渗出了汗水。

    好在肖楠的第二首作品,选择的是相对轻松一点柴可夫斯作品《六月船歌》。这首作品选自柴可夫斯基的著名钢琴套曲《四季》,一共十二首作品的套曲,以第六首《船歌》和第十一首雪橇最为著名,而论优美程度,则以这首《船歌》为最

    肖楠的双手缓缓从琴键上滑过,如歌般的熟悉旋律响起。

    虽然简单,但这首《船歌》,却成为许多钢琴演奏家最喜欢演奏的作品之一,其优美的旋律和深远的意境,许多年来一直广受乐迷们地喜爱。

    似乎是所有选手刻意选择,第一首快速的练习曲过后,第二首自选曲目,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比较抒情和舒缓的作品。

    不过,不要以为抒情的东西就一定简单。有些时候。这些缓慢的作品,反而更考究一个选手的水平。练习曲大多反映演奏者的钢琴技巧,而这种曲子,却反映选手对作品的理解力。在那些耳朵挑剔的评委欣赏下,演奏这样地曲子,同样需要很大的勇气。

    这首曲子,肖楠演奏的明显比上一首要好很多,舒展地表情,可以看出此刻他的心里的紧张情绪,已然随着比赛的进行,有了很大的缓解。

    “肖楠这首弹得比上首好多了,挺流畅的,李利,这首曲子我也听你弹过,不过怎么感觉肖男比你弹得熟很多似的。”冷秋霜侧过头来,轻轻地用只有两个人能够听到的声音小声地问道。

    听到冷秋霜的话,我微微一笑,随即用同样的音量说道:“你不懂,不是弹得流畅就是好,这首曲子……”我说到一半不说了,因为他从前面观众微微侧过的眼上,看出了些许不悦的神色。

    我说得没错,肖楠的这首《船歌》看上去演奏得确实十分流畅,然而,恰恰是这种流畅,却破坏了原曲那种欲言又止、静谧难明的意境。其实这首曲子真正的演奏节奏,应该是有些像肖邦的“鲁巴托”式节奏,带有一点“拖”的处理手法,出来的旋律才有味道。然而很显然,对于这首作品的这个特点,肖楠没有注意到,如果不是他自己练习的,就说明他的指导老师,对这首作品的内涵,理解也并不深刻。

    既然我能够看出这一点,评委们自然也都能够看得到。我已经可以想象,凭着肖楠这两首作品的表现,恐怕要进入决赛,难了。

    果然,到了亮分的时候,肖楠仅仅96.32分的成绩,明显比在预赛的时候低了不少,或许在预赛中,这样的成绩也能够算得上中上,不过此刻的复赛,十五名选手无一不是好手中的好手,没有一个是易与之辈,这样的成绩,几乎可以宣判了肖男的出局。===

    肖楠回到座位上的时候,脸上并没有难过的表情,反而有着一丝释然,吁了口气,笑道:“哎,我总算是完成任务了。”

    看到肖男这样的表现,我想要说点儿什么,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句子,只好笑着点了点头。

    “李利,晚上就看你的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