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鹿死谁手?

    第三百九十章 鹿死谁手? (第2/3页)

彩的一段,结构完整,需要演员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

    张海庆的中音显得厚实而宽广,这也体现出了他扎实的基本功,意大利语的音十分标准而规范。而他脸上的表情,也随着歌曲的情绪,迅速地变幻着。

    看着张海庆的演唱,无论是我还是戴玉强,脸上的表情都很平静,其实他们两个心里都清楚,这场比赛,已然变成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冠军争夺,而其他的选手。根本对他们构不成丝毫的威胁。虽然张海庆的演唱堪称美声的范本,不过我并不认为他的演唱有多么出色。因为正是由于他唱得太规范了,反而体现不出那种激情来。相比之下,无论是我,还是戴玉强,他们两个人的演唱都有些豪放不羁的韵味,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才会带给观众们一阵阵的激情之感。其实看着张海庆的嘴型,我就颇有些不以为然。虽然那正是美声教师强调无数次的。最为标准的嘴型,但我却一直认为。歌唱做为一种二度创作的艺术,不应该用一把尺子将每个歌手的外在表现限制在一个框架里。就拿我和戴遇强来说,两个人的开口音全部都不符合教科书的规定地标准,但偏偏他们两个人的音色,却是那么富有感染力,只因为他们没有迷信教材上的东西,而是以教材为参照,同时在唱的时候多想、多体会,才渐渐的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最能将自己的声音挥到极致的口型。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成为大师,而有的人只能一辈子成为一个匠人的原因。

    张海庆的发挥很稳定,比起前面的几场比赛,这场决赛中,他并没有显出多少新的亮点,但同时,他也没有犯任何一个较为明显的错误,这种中庸的比赛风格,也使得他得到了一个中庸的成绩。98.30分虽然不能让他竞争前三,但也不至于落在最后一名,对于自己的成绩,张海庆显得很满意,在和观众、评委们鞠躬致谢后,他便转身走下了舞台。

    最终的决赛是按照选手的积分来排比赛顺序的,因此戴玉强和我的顺序都比较靠后,分别是第四和第五。

    排在第二名出场地选手。是一位来自黑龙江代表团的女歌选。名叫张妮。人如其名。这位年方二十的女歌手。长着一副清纯的小家碧玉般地面孔。而一件淡蓝色地连衣裙。也将她那匀称地身段儿恰到好处地衬托了出来。张妮地参赛曲目是勃拉姆斯的《摇蓝曲》。这是一十分著名的曲子。曾经被改编成包括钢琴、小提琴等多种乐器地版本。而人声地版本,则十分考究一个选手对歌曲情绪的掌握程度。因为从技巧上来说,这歌曲并不像那些咏叹调或宣叙调那样,有着大段地炫技性极强地部分。她从头至尾都很平和,甚至于连一个超过三度地跳进都没有,从始至终,都带给人一种安宁平淡的感受。但正因为如此,这歌对歌手地气息、情绪地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