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赤子之心
第一百二十章 赤子之心 (第3/3页)
家由于受东方美术这一形式特征的影响,吸收线条表现的魅力,从而创造新的形式和风格,线不仅加强了色彩的华丽、闪跃的效果,而且线本身也充满了音乐的韵律。线的艺术功能与特色和传统的工笔画中工整、严谨、优美的线条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线粗细不同,浓淡各异,也可以滋润流畅,或是干枯老辣。各种线在画像中的应用,根据各种不同要求,灵活且有创造性地运用,其效果起到了十分丰富而有趣味的作用。有的线条一笔下来,比人的身高还要长,也不知道当初那些画师是怎么画下来的。艳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画师对理想天国动情和热烈的描绘里,似乎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在西北大漠里纵情狂奔的不竭激情,正是有了这样的激情,才孕育出壁画如浪涌泉喷的想象力。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到别的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不管它画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在心底惊呼,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这种信号是磁,是蜜,是涡卷方圆的魔井。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涡卷,没有一个人能够面对着它们而保持平静。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中华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哪些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色流更趋精细,这应是五代。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由狂放渐趋沉着。头顶的蓝天好像小了一点,野外的清风也不再鼓荡胸襟;终于有点灰黯了,舞蹈者仰首到变化了的天色,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
秦北风看得如痴如醉,情不自禁在心底里暗暗模仿画像中的技术和手法,洞窟里面有很多莫高窟的研究人员在印拓画像,其中有一个叫姚桃的四十多岁的女研究员,她的爱人就是研究所里面的人,两个人全副身心地投入到敦煌佛像的复古中去,她和他的爱情就是为了洞窟离得画像而存在的,她一个星期临摹使用的铅笔留下来的铅笔头就有两个纸箱子,其中的工作量之大,态度的刻苦,让人叹为观止,从这些研究员的身上可以看到,当初古人在塑造这些画像的时候投入了多大的精力和灵感。
很多研究员在临死前也不肯离开敦煌,他们至死都在研究这些画像的画法和技巧,为画像的复古工程贡献着一个痴情于艺术者的所有全部身心和力量。
这些人让秦北风感动,任何一位为了一个事业终生不渝的人的灵魂都是值得赞美的。
秦北风和秦笑两个人天天在洞窟里观摩那些画像,饿了,就从储物空间取出一点饮料和食物,吃一点,困了,手扶着岩壁小睡一下,那些管理员把他们当做楚染的学生,也不来打扰二人,任凭他们沉醉其中,身为管理人员,他们见多了这种痴迷在画像里的人,象这样的人大都是被精美的艺术感染的人,这样的人越多越好,这样的人要保护而不是粗暴地斥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