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李墨吴画
第107章 李墨吴画 (第3/3页)
,表里如新。遂视若珍宝,秘不示人。
“萧遥,这块墨你是如何得来的?”岑教授问了那个典故之后,也没接着说反而问起了萧遥这墨的来历。
“前些日子回浑江,那里老城拆迁,有个朋友带我去掏老宅子,有个老人家,家里就剩下了一箱子古墨,那箱子里有一个夹层,夹层里这块墨就被一块黄绫包着。”萧遥简单地说了一下事情的过程。
“一箱子古墨!”那个人称季老师的谢顶老人眼睛都一亮,“那箱子里的墨都是什么时候的。”
“清代的,从康熙到光绪四大名墨都有。”萧遥回答了一声。
“老季别打岔。”岑仲良接着问萧遥,“萧遥!如果你得了一块古墨,疑似李墨,你想验证,你会怎么做?
“验证?”萧遥被岑教授的问题问得楞了一愣,“李廷珪墨,丰肌腻理,泽如漆,坚如石,可削木,坠沟中,经月不坏……用李墨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甚至用来研磨习字,日写五千,一块墨整整用了十年。这些是李墨的显著特点,自然也是最好的验证方法。”
“不过研墨写字,或者裁纸削木,都会对墨本身有损伤。只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
“泡水!”萧遥和岑仲良不约而同的说道。
“将墨浸泡水中,观察其变化,这是最简单易行的验证方法。真正的李墨,质地非常的坚硬细密,在水中是不会化开的。”岑仲良对众人解释道。
“这墨上的款识为什么会模糊。应该是有人用泡水法验证过李墨。墨锭上的蟠龙还有御墨两字,都用金粉描绘上去的,不易容于水。只有这个款识,是描红漆,泡水久了,红漆比较容易化开,款识自然也就模糊了。”
“再加上萧遥所述,发现李墨是在箱子的夹层中裹以黄绫密藏,就更证实原主人是知道此物珍贵的。只是后人不知夹层有物才让这小子占了便宜。”
“哈哈!你这小子真是好运气啊!”辛国荣在一边插话笑道,“就凭这块李墨,今天这个入会仪式也就水到渠成了,各位可有什么意见吗?”
在一旁的几位蜀风社的成员都笑了,他们开始商量着一会儿就把这入会仪式操办一下。而那位季老师则拉着萧遥想和他探讨一下那一箱子清代古墨的事情。
“今天的事情可还没了呢!你们以为这小子的运气就这么一点?”恒老在旁边突然说了句话,众人都默不作声,齐齐地转头看着萧遥。
“真是什么事情都瞒不了您老啊!”对恒老苦笑了一声,遂从一旁带来的袋子里掏出了一个绸布锦囊。
这个锦囊之中就是那幅吴道子的《白衣观音圣像》真迹。从浑江回来之后,他还特地去查了一下这幅画的来历和资料。原来这幅画之前就已经出现在画史中了,而且在杭城超山上还有一块明代的白衣观音摹刻造像石碑。
今天带李墨来见恒老是为鉴宝,而带这画来就纯粹是为了献宝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