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重大历史发现

    第309章 重大历史发现 (第2/3页)

    之前他因为一个课题的原因得不到局里和县里的重视,就给省博和省文化厅等许多单位都寄过材料。而听到萧遥他们来自省博,立刻就开始介绍起了他的发现。

    当萧遥听到他所说的发现和他这次要去了骊乡河滩村相邻的时候,萧遥也来了兴趣。

    “老郑,你说的这个发现是什么?能跟我们详细说说吗?”

    “我在者来寨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城遗址。”郑曾有些得意的说道。

    汉代遗址!

    这几个字在萧遥耳朵里听来仿佛就是黄钟大吕一般,他立刻兴奋地站起来说道:“老郑!带我们去看看。

    萧遥他们风尘仆仆地感到骊乡者来寨村,郑曾带着他们到了那个遗址。看着这个残垣断壁一段近1米长、1米来高呈s形的土墙城。萧遥他们不禁有些失望。

    这哪里像一个遗址啊,简直就是一段土墙。周边也没有其他的建筑遗存,大多是荒芜的土地。

    郑曾带着他们沿着这个遗址绕了一圈,他滔滔不绝的给他们讲述着他对这个遗址考察之后的很多发现,以及证据。

    “老郑,我想问问你,你认为这个遗址是汉代建设在这里的。那么你的结论是什么?”萧遥听了一会儿之后打断了他的介绍。

    “结论就是这地方曾经是一个军事要塞。你看看周边的地形……”郑曾接着又列举了很多的依据。

    “那么老郑,你对这个地方的基本判断呢?对这里进行发掘会有些什么考古价值呢?”萧遥听了一会儿之后觉得这个老郑有些名不符实了。虽然这个地方,应该是一座汉代的遗址,但是只有他目前列举的这些东西,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考古价值。

    “怎么会没有考古价值呢?这里是汉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对这里发掘肯定会有大的收获的。”郑曾也许是在基层文物局工作的时间太长了,他忘了,考古发掘首先要对被发掘的地区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只有确定了发掘有可能会得到些什么再去发掘。不可能在什么东西都没有预期的前提下就贸然决定发掘的。

    正在他们交谈的时候。一个路过的村民引起了萧遥的注意。

    “大爷!收工啦!”萧遥走过去跟村民搭讪。萧遥在秋山峪的生活使得他和这些农民交流起来很顺畅。

    这位老人名叫沈宝根,今年快七十了,但是他的相貌给萧遥的印象就是一个外国人。可交流之下才知道,老人祖辈就一直定居在此处,全家祖孙六口人。问起老人的相貌时郑重随意的插了一句:“他们这里的人有好些都是这个样子的,不奇怪。”

    老人也说他儿子沈全兵就和他一个相貌,但是孙子的样子就不一样了。这种现象在他们这里的确比较普遍,家族里面总有几个人会呈现出这种欧洲人的相貌来的。这个也没人能够解释。

    随后萧遥又跟着老人去村里走访。的确发现了很多人都是这种样子。在村头巷尾,随处可见有别于普通汉人外貌特征的村民。他们个子大多很高大,眼窝则深陷着,头发大多呈棕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