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姜卫东
第310章 姜卫东 (第2/3页)
…黎,即大秦国也。张掖骊县,盖取此国为名耳。骊黎声相近。……其实,早在以前,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应劭,在他所撰的《汉书集解音义》中说:……骊,大秦也,张掖骊县为西域蛮族而置。……这……蛮族……即骊人。另一个东汉学者服虔也说:……骊,张掖县名也。……他们的这种解释,是以当时河西走廊存在大量秦胡的事实为根据的。
到了清代,由于文字狱的影响,文人们考证训古之风大兴,不少学者沉溺于汉儒经典的研究之中,广证博析,钩沉考订,对经典中留下的疑难作出合理的解答。
从清初的大学者惠栋,到清中期的钱坫、徐松,到清末的王筠、王先谦等,通过考证,对骊县缘何而设,作了、明确的诠释,一致认为:骊县,本以骊降人置。这降人并非俘虏,而是和平归附者。若跟颜师古的解释连起来,就是:骊县取骊国名为县名,本以骊降人置。这就是中国从汉、唐至清代的历史训诂学家的结论。
从这些大量的史料中不难发现,其实关于这批来自古罗马的降兵从汉唐到明清,历朝历代都是有过记载和考证的。这就更坚定了萧遥最初的猜测。
随后的考古发现也对这个猜测进行了证实。大量的具有鲜明异域风格的器物被发掘了出来。而且他们在当地进行的一些走访和调查也能够给予旁证。这些罗马人的后裔在这里还保留着不少古罗马的习俗。
考古队走访的时候发现,当地葬俗与众不同,他们在安葬死者时,不论地形如何,一律头朝西方。当地人对牛十分崇尚,且十分喜好斗牛。村民们在春节时都爱用发酵的面粉,做成牛头形馍馍,俗称“牛鼻子”,以作祭祀之用。放牧时,村民们特别喜欢把公牛赶到一起,想方设法让它们角斗,而这正是古罗马人斗牛的遗风。
经过初期的调查和发掘,他们发现这个古城的范围比较大,而且历史遗存也是呈层叠状按照年代的变迁而堆叠起来的。所以要对这里的遗址进行完全的发掘,将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不过初步的考证和发掘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了,那些新发掘的文物和史料记载,完全可以向外界宣布这一重大历史发现了。于是省博决定在燕京召开一次古罗马人东迁的专题历史研究会议。萧遥决定趁着这次的机会回燕京一趟,因为几天前米兰给他打来了一个电话……
他的异母弟弟姜卫东在燕京出现了,不但如此还到怡园去过,并说动了萧母邢梅准备接她一起住。听到这个消息,萧遥自然有些不放心。所以他和楚妤在电话里商量了一下,还是他先回燕京一趟,见了母亲和姜卫东的面再说。
姜卫东,这个名字在萧遥的印象里已经淡忘好些年了。当初他被判了十五年徒刑,按说应该还没到年限。萧遥打电话回京托人调查了一下。那边很快传回了关于姜卫东的情况。他当初被判入狱之后,就被押往川东的省二监服刑。后来据说是举发了一次越狱的未遂行动,而被作为立功典型,减了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