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评课
第一百八十八章 评课 (第2/3页)
大家议论纷纷。张兰板着脸听着,面无表情。
第二位老师指出:“张兰老师的板书好不规范哦。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那么小,读书认字有个过程,要我们这些代课老师手把手地教授才能学会。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不比英语,老师书写时更要注意间架结构。而张兰老师的板书,字写得那么快,一笔一划也比较潦草,末尾还带笔。我认着都吃力,何况孩子们?公开课都是这样,可见她平时是怎样糊弄学生的?不是误人子弟嘛。”
这位老师的意见引起了更大的反响,大家讨论的声音更大了。张兰低下头,板着脸听着,没有吭声。
第三位老师说:“张兰老师的教态好生硬哦,举手投足带着明显的成人气。‘儿化语’用得太少,句句听起来都好像在下命令。这样下去,一年级的小朋友怎么受得了?”
对她的意见,一些老师笑起来。一个男教师笑着说:“冯老师的这个意见也太偏颇了吧?孩子们年龄小,我们和他们交流是应该亲切些,但也不一定非得用儿化语啊。年轻女教师这样做还说得过去,像我们这些成年男子汉,天天咿咿呀呀地学说话,长此以往……哈哈,小学教得都变成娘娘腔了,老婆骂呢。”
全场哄堂大笑。这个男教师是学校有名的油条,一般人不敢惹的。那位提意见的女教师娇嗔地白了他一眼,也笑起来。这个学校有个特点,女教师互相之间勾心斗角,态度蛮横,但是在男教师面前都是客气娇羞的。
张兰依旧低着头,不笑也不说话,只拿着笔在本子上画圈圈。别人以为她在记笔记,把大家的意见虚心地记下来准备借鉴。大家都被她的谦虚精神感动了,决心向她提意见的心劲更大了。
第四位老师指出:“张兰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太古板了哟。脑海中没有新的教改理念,就课本讲课本,枯燥乏味。她应该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动人的情景,引起孩子们感情上的共鸣。比如说,她该让孩子们头上戴上诸如‘王二小’或‘八路军’名称的头饰。引导他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更能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那位高壮小朋友扮演成八路军战士,高喊一声‘冲啊’,气氛一定不错。”又一个男教师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大家又哄堂大笑。
这次张兰也笑了,抬头向那位提意见的女教师和调侃的男教师笑了笑,继续低头看着自己的笔记本。
各位老师看见她抬头昙花一现的美丽笑颜,都怔住了。男教师都痴迷地看着她,女教师则妒忌得翻白眼,心里只窝火。那位调侃的男教师受**若惊,决心以后找机会和张兰切磋切磋,交个朋友。
第五位老师受前几位老师的启发,提出自己的观点说:“张兰老师的教学理念确实落后。现在全国都在教改,形势轰轰烈烈。而她倒好,还是保持一支粉笔一张嘴,把传统教法演绎了个活。她自己大讲特讲,进行“满堂灌”,给学生没有留下主动发挥的机会,学生的“主体作用”何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