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气象

    新学期,新气象 (第2/3页)

来两三年。其他十二个人都超过三十五岁,大部分是民办教师,有几个带着家小住在后面的窑洞里。

    大家见了面,寒暄了几句就分开了。

    当天下午,张兰给两个班的学生报到注册,第二天正式上课了。短短一周时间,她就掌握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和家庭状况。

    开学第三天,她进行了摸底考试,发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功底非常浅,连一些语文的基本常识都不懂。个别学生稍好些,但和同级明光市重点中学的学生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张兰心里着急,才明白为什么这个乡连年考县高中都剃光头,更不要说上明光市重点中学了。这届学生只剩下一年半时间就要考高中了,这样下去,不也得剃光头吗?

    几天来她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灵机一动,决定找其他老师谈谈,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们商量一下。

    一天晚饭后,她拜访了住在窑洞里的两位青年教师,几个人谈得很投机。

    两位青年教师,一个姓郑,代高三化学。一个姓陈,代高一物理。张兰谈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两位老师能抽空给初二学生补习一下物理和化学。友好变工,张兰可以帮助两位老师的学生提高语文成绩。

    戴着眼镜、斯文有礼的郑老师表示忧虑:“这样做好是好,就担心其他老师有意见。”

    陈老师也坦言:“我们并不介意为他人作嫁,关键是出了力再让人误解就不好了。”

    大家都沉默了。

    张兰能说什么呢?其他老师的水平,她这半个月也摸得差不多了。教理科的老师连公式都套不对,教文科的把历史事件和人物张冠李戴。这样的教师能教好学生吗?不过是误人子弟罢了。

    不过也不能怨他们,子女多,生活条件差,吃、穿都成问题,哪来的心情钻研业务?

    思谋了很久,张兰毅然说:“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我们还是干起来。外面形势发展那么快,我们混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陈老师笑了:“看不出张兰还有两下子,我们就干起来。说来惭愧,我和小郑来这儿也有两三年了,却什么也没做,只想着怎样调动工作。”

    张兰高兴起来:“那就从下周一开始吧。我这周熟悉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