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嫂嫂呐喊
对着嫂嫂呐喊 (第2/3页)
人高高兴兴地去爬山。到半山腰,嫂嫂累得直喘气,张兰哈哈大笑,笑着说:“你呀,温室里的花朵。”
嫂嫂嗔怪她:“死丫头,我都三十了,哪比得上你?”
张兰自豪:“这不是年龄的问题,是我辛苦锻炼的结果。我坚持每天早晨爬一次山,速度比小伙子还快。”
喘息中,嫂嫂感慨地说:“兰兰,真有你的,要是我,到这里不哭死才怪呢。这里虽好,可我总觉得缺点什么……”
“缺什么呢?”张兰问道,又笑着解释:“缺的是现代化的物质文明:汽车、楼房、霓虹灯、美女、漂亮小生等等。”
她的言辞渐渐尖锐起来,“可是这里也有明光市乃至别的大都市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纯朴的民风。走,我带你去看看。”说完也不管嫂嫂愿意不愿意,拉起她就跑。
不一会儿,她们来到了何清明家。
正值中午,何家没有大人,只有三个小孩子在玩耍。张兰问大点儿的姑娘:“清波,大叔他们呢?”
姑娘抬起俊秀的脸:“到场里扬麦去了。我妈让我在家看好弟妹,等会儿我还得做饭呢。张老师,进屋坐吧。”
张兰笑着点点头,拉着嫂嫂走进屋子。
屋里的摆设和张兰第一次来时差不多,只是床上的棉絮已经叠起来了,清波的爸也没躺在炕上——张兰帮忙治疗,腰已经好了。
打量着屋内,张兰的脸变严肃了,回头说:“嫂嫂,你看这家情况怎样?比你初嫁我家时怎样?”
她唤了声:“清波,快进来帮我们做饭吧,场上的人可能饿了。”
清波答应一声,走了进来。
三人一起动手,蒸好窝窝头,炖好绿豆汤,捞出几根咸菜让清波兄妹装在罐子里送到场里去。
张兰对愣在一边的嫂嫂说:“我们到山后去吧。”
他们走了不远,又到了徐文刚家。
如果说,何清明家再穷,但老少齐全,家人和睦,还像个“家”的话,那么徐文刚家简直就是提不起的烂摊子了。
徐文刚的父亲三年前病逝,母亲患有精神病,犯起来什么也不知道了,因此常受到同村一些地痞男人的欺辱。徐文刚兄妹三个,姐姐比他大十岁,八年前已经出嫁。妹妹只有五岁。家务活、种地都是十五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